从大清相国看陈廷敬功业成就之路王跃文 21.ppt

从大清相国看陈廷敬功业成就之路王跃文 21.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大清相国看陈廷敬功业成就之路王跃文 21

从《大清相国》看陈廷敬功业成就之路 王跃文 陈廷敬(1639-1712),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古称泽州。晚年号午亭山人。 天才早慧。八岁能诗,十四岁中秀才,二十一岁中进士。 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左都御史、翰林院掌院学士、侍读学士、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加三级。 《康熙字典》主撰官之一。参与大量国家典藉编撰。 康熙评陈诗:清雅醇厚,非积字累句之初学者可成也。** 陈廷敬的时代 伟大的时代。 波澜壮阔,风云际会。 社会政治环境相当复杂。 电视剧创作俗套:好人受尽磨难,坏人春风得意。结果,好人得善终,坏人得报应。 既是文学创作塑造人物之需要,也是真实历史的再现。** 清史稿康熙年间大臣传记常见这样的句子: 某年,坐某事,上置勿问。某年,事寝。 康熙讲究所谓以宽治天下,曾说:治国宜宽,宽则得众。若吹毛求疵,则无人可用。天下岂有完人? 康熙还举了三个人的例子,一个是赵申乔,一个是张鹏翮,一个是张伯行。** 一 吏治松弛 赵 申 乔 张 鹏 翮 张 伯 行 赵申乔任湖南巡抚的时候,大小官员都被他参劾过,难道全省没有一个好官?官之清廉只可论其大方面者。 张鹏翮居官很清廉,但他在山东兖州做官时,也曾收过人家的规例钱。 张伯行居官也清廉,但他刻了那么多书,而刻一部书非花千金不可。这些钱哪里来的? 两淮的盐差官员经常送人礼物,朕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追究!** 赵 申 乔 康熙:朕相信赵申乔是个清官,但作为封疆大吏,要说他一干二净,朕未必相信! 赵凤诏,赵申乔之子,太原知府,因贪污被杀。 赵申乔:不能教子,求赐罢斥。 康熙:今阅赵申乔所奏,其词意愤激,殊非封疆之体!** 二 作假成风 陈廷敬去山东办差遇百姓自发迎接,故事出自清笔记小说。** 清 代 汤 泉 行 宫 局 部 作假根子在皇帝。 皇帝乃天地之纲,绳墨之所出也。 康熙皇帝在二十三年到四十六年(1684年至1707年)二十四年间南巡过六次。康熙每次南巡都要发出谕示,比如,不得铺张浪费、不准专门修建行宫、不准黄沙铺路、不准戒严封道、不准扰官扰民,等等。** 康 熙 驻 筚 行 宫 局 部 康熙第一次南巡时,专门发布恩款十二条,规定“一应沿途供用,皆令在京所司储备,毫不取之民间。” 张符勷竹枝词:“三汊河干筑帝家,金钱滥用比泥沙。” 朝廷招募画师耗时三年制作的《康熙南巡图》12幅,真实纪录了康熙的第二次南巡,奢华无比。** 跪迎圣驾 第一次南巡发布的恩款还规定:“凡经过地方,百姓须各安生业,照常宁处,毋得迁移远避,反滋扰累。”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第六次南巡: 二月初一日,“帝舟泊德州第六屯,山东官绅士民数十万人跪迎。” 二月十五日,“帝舟抵江南台庄地方,江南士民数十万跪迎。从士民之请,帝登岸接见耆老,问询农事、生计。”** 康 熙 南 巡 图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第五次南巡时,康熙皇帝在杭州对两江总督阿山讲:“尔等再四恳请,故而渡江南来。”朕见百姓“扶老携幼,日计数万,随舟拥道,欢声洋溢者,皆由衷而发,非假饰也。” 康熙:“老人家,您等了多久了?” 老人:“露立中宵!” 康熙:“您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通宵在这里等呢?” 老人:“官府索拿,不敢不来!” 封建政治虚伪性。** 三 腐败公行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康熙曾画一扇面,两只白鹭,一朵清莲。题:路路清廉。张英、高士奇。 公行:一是有公开的捐官,二是有司空见惯的陋规。 捐官同科举相补充的国家制度。官职明码标价,吏部统一管理。 官令4600两银子。** 康熙征准噶尔,令有钱人捐官。仅山西一省当年捐官丞12000个。 可以捐实官,可以捐虚衔、封典、监生,还可以捐穿官服。 雍正年间,命吏部考试捐买的监生。 晚清很多明智的官员和读书人批评朝廷弊政,捐官是受批评最多的。** 陋 规 律例不敌陋规,此为有清一代的沉疴痼疾。 三敬:别敬、炭敬、冰敬。? 此外,妆敬、寿礼、灯节,等等。 皇帝都知道。 曹雪芹祖父曹寅曾给康熙上过一个密奏,列举两淮浮费四项,即院费、省费、司费、杂费,每年共计银二十五万多两,“以上四款皆派之众商,朝廷正项钱粮未完,此费先已入己。” “省费,系江苏督抚司道各衙门规礼共三万四千五百两。”** 康熙皇帝在省费之后朱批:“此一款去不得,必深得罪于督抚,银钱无多,何苦积害!”? 江苏巡抚吴存礼礼:用其贪污所得,贿赂朝中大小官员及太监等,共226人,计银四十四万余两。嵩祝、李光地、张鹏翮及六位皇子皆在受贿之列。 山西巡抚苏克济:收贿四百五十多万两银子。** 四 世风奢靡 中国历史上有个不好的规律,天下穷困则世风暴戾,天下富足则世风奢靡。穷也乱,富也乱。这是一个怪圈。 陈廷敬说,乱世之乱,祸害有时;太平之乱,国无宁日。 陈廷敬以明朝灭亡的教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