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殊教育史作业
浅析中国古代残疾人教育的发展与存在问题徐淳(华东师范大学13级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摘要文章对中国古代社会对于残疾人的教育作了大致梳理,展现了从先秦到明清时期残疾人教育的演变趋势,从而否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残疾人仅存在养护而不存在教育的命题,并试图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关键词残疾人教育中国古代保障思想1引言一般认为,我国的特殊教育起源于十九世纪国外慈善人士的介入。1874年,苏格兰长老会人士威廉·穆恩(William Murray)在北京东城甘雨胡同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盲校——瞽叟通文馆,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有反对这种观点的说法,陆德阳、稻森信昭(日)合著的《中国残疾人史》中明确提出,早在先秦时的周代中国就已出现带有公有性质的残疾人教育。究竟孰是孰非,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而对于中国古代的残疾人,是否仅存在着对于他们的养护而并不存在着教育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对于残疾人大体上是以养护为主,虽然残疾人能受到一定的教育,但随着时代的演变残疾人教育在中国古代逐步衰落。即残疾人教育所占的比重以及政府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养护。2中国古代残疾人教育的发展与演变2.1先秦时期的残疾人教育《尚书舜典》中曾有记载:“夔、命氏典乐,教胄子。”相传夔为一足之人也。这是中国古代关于残疾人参与教育活动最早的文字记载。虽然对于上述文献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至少可以说明在先秦时期已存在与残疾人有关的教育活动。我国的学校教育萌芽于氏族社会末期,一直到西周,出现了先秦时期我国最完整的学校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国学和乡学。在这其中,“瞽宗”是一个有盲人参加的学校,教授音乐,之所以将其视为与盲人教育相关联的机构,是因为西周的管制中有教育和使用盲人乐官的制度,《诗经》中有“有瞽有瞽,在周之庭”,可以认为这是对于盲人在宫廷中工作的证据。我们知道西周最著名的是周公所创立的礼乐制度,官府设有残疾人的教育机构,并规定由大师、小师具体负责。《周礼春宫》中写道:“大师乐宫之长,无目,于音声审律,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教瞽蒙祭祀奏乐等事。”这种瞽蒙教育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据载瞽蒙有上、中、下三类,合计三百人,是一支集为宫廷、官府奏乐与旨在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庞大队伍,并且建立了一种教师评审制度,智之高下为等级。对于大、小师的选拔,“命贤智大者为大师。贤智小者为小师”。可以肯定的是,这是我国盲人教育的开始。并且盲人在宫廷中担任的官职有一定数量,如此情况,足以证明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对于视力障碍者的教育。此外,除了盲人教育以外,还有聋聩、跛足、喑哑、侏儒等的教育。《礼记王制》中记载:“瘖、聋、跛、蹩、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显然,如果要求上述肢体障碍者能够自食其力,其前提是给予其一定程度的教育使得他们获得相应的能力。同时,在这一时期,有关特殊教育的理论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周礼春宫》疏“释曰:云‘凡乐歌,必使瞽蒙为焉者’,此郑玄解作乐使瞽蒙为之也。”即认为残疾人蕴藏有特殊的机能,并且是需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其才能的。另外,《淮南子》中说只要盲人接受教育,就可以学会弹琴,假如不接受教育,即使眼睛健康者也学不会弹琴。即通过教育和学习,残疾人能够克服身体残疾的缺陷,得到某一方面的补偿。再次,周代的残疾人教育还讲究“因材施教”。《国语晋语》中写道,教育要“因体能质而利之者”,“官师之所能也”,侏儒扶卢,蒙瞍修身,聋聩司火。若有违质,则“教将不入”,就会失败。2.2秦汉及其之后的残疾人教育秦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间,历代统治者不断继承与发展儒家思想,所推行的政策主要以惠民为主,客观上应有利于残疾人的生存。然而,在残疾人教育方面,与先秦相比,不但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反而可以说是逊色了不少。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无心追求礼乐,这样像西周那样组织一支庞大的盲人乐队的基本条件就不复存在了。到了秦汉,虽然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但政治制度已不需要去维系礼乐制度,诸如西周的盲人教育很难再延续。而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则进一步压缩了残疾人教育的空间。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对儒家经典的记诵为基础,以默写、策论、诗词歌赋等为内容进行的,在当时还没有手语盲文的情况下,对于盲人或是聋人而言是很困难的。唐代以后,对于残疾人的歧视进一步加深。北宋明文规定:“其有残废笃疾并不得预解。”;明朝孝宗在位期间,曾规定残障人不允许留在学宫:“弘治十七年令提学官,有徇情将老疾鄙猥之人滥容在学及克质者,参免黜罢。”3中国古代残疾人教育发展趋势及分析3.1中国古代残疾人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从上述先秦到明清时期残疾人教育发展历史的整理中,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其发展趋势。即中国古代残疾人的教育兴起并发展与先秦,在秦汉及其后的发展呈现出一片空白,逐步滞后。同时,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社会对于残疾人大体上是以养护为主,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小岛》(说课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pptx VIP
- 含电容电路含电容电路.doc VIP
- TED中英双语演讲稿Why we love, why we cheat.pdf VIP
- 债券借贷视角看利率.pptx VIP
-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6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GB/T 19024-2025质量管理体系 面向质量结果的组织管理 实现财务和经济效益的指南.pdf
- 党课讲稿: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让互联网点亮我们的生活.doc VIP
- ARC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安装使用说明书(安瑞科液晶显示).pdf VIP
- 班主任如何培养班干部(课件PPT).pptx VIP
- 深圳市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2025.doc VIP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