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破坏因素及保护措施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试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破坏因素及保护措施
吴宏想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图书馆 广西 鹿寨 545600
中图分类号:G255
摘 要:文献古籍具有着不可复制的文物价值和极其珍贵的学术参考价值,历来受到各界文化人士和政府部门的重视。然而,由于县级图书馆面临着用于保护古籍的经费和高科技设备不足,以及对古籍保藏的观念仍不到位等主客观问题,导致其古籍文献的保护利用工作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本文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分析了当前县级图书馆古籍文献保藏的现状及使文献遭到损毁的常见原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古籍文献;县级图书馆;破坏;保护
1 当前县级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藏现状
我国县级图书馆的古籍收藏量相对较小,且常因缺少古籍认定与修复方面的人才而无法确定藏品的价值,一些图书馆因此忽视了古籍的真实价值而疏于管理,使其损毁情况愈加严重;另一些图书馆则选择将古籍文献深藏起来,不再进入图书馆的流通领域,使其失去了应有的使用价值。
可见,当前的古籍保藏形势并不乐观。要改变这一现状,县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首先深化观念,明确古籍保藏工作对当代以及后世的重要作用,认真分析古籍遭到破坏的各方面原因,结合县级图书馆自身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延长古籍的寿命,并使其达到价值的最大化。
2 图书馆古籍文献遭到破坏的常见原因
2.1 自然原因
破坏古籍文献的自然因素多,且情况复杂,其主要因素有霉菌、虫害、灰尘、光照、温度湿度等。
2.1.1 霉菌与虫害
对古籍危害较大的常见霉菌有毛霉属、曲霉属、青霉属等几类,常造成书籍纸张的发霉变质,并使其粘连着一起;危害文献保藏的害虫也有很多种,其中以烟草甲虫、档案窃蠹等的危害最大,它们常钻入书中将古籍蛀成蜂窝,破坏性相当强。霉菌和虫害的产生一般是由于文献贮藏的库房卫生条件简陋导致的。
2.1.2 灰尘
若文献贮藏室久未打扫,室内的灰尘与有害气体对古籍的保藏工作也具有较大的威胁。灰尘中的酸、碱、氧化剂等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都可能造成纸张的变质和老化,而污染严重的大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硫化氢等成分还可能导致纸张酸度增加,强度下降,严重缩短了古籍文献的寿命。此外,灰尘和一些气体还是霉菌的滋生地和传播载体。
2.1.3 光照
光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书籍生虫和霉变的可能性,但纸张中的纤维在强光照射下将发生氧化作用,导致书籍颜色变黄,强度下降。而文献中的墨迹等在光照作用下也容易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出现字迹扩散、字迹褪色等现象。
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通常短期内不易觉察,但质变一旦发生,其损失是不可挽回的。
2.1.4 其他原因
不适宜的温湿度是破坏古籍文献的另一大原因。温度过高会使耐热性较差的字迹发生扩散,加速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对古籍文献的破坏;而温度过低则易使纸张纤维的内部结构遭到破坏。湿度过高容易使纸张中的纤维素发生水解,字迹褪色,同时又为有害生物的滋生提供了舒适的温床;而湿度过低又会使纸张的水分蒸发,使得纸张变脆变硬,机械强度下降。
2.2 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也是使古籍文献遭到破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水火无情,水灾、火灾等突发状况常给古籍造成致命性的危害,导致文化财产的重大损失。此外,书籍的盗窃、折损、涂抹等也常给图书馆古籍保藏工作造成损害。
3 保护图书馆古籍文献的有效措施
3.1 针对自然破坏因素应采取的措施
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因素对古籍产生的破坏,就必须综合控制各方面的环境条件,并对霉菌和虫害采取预防与除治并举的方法保护文献的完整性与使用价值。
古籍收藏室首先应通过降低灰尘、有害气体含量,减小光照,调节温湿度平衡等改善古籍的收藏条件。除考虑消防安全和检索查阅等因素外,应尽量避免光照量,窗户尽量小而少,窗户上应该有永久性的防光设施。古籍文献本身也要避光保存,有条件的图书馆,最好用函套密封置于不透光又有密封的樟木柜中,既保证没有光污染和灰尘侵蚀,又具有防治害虫的功能。若要利用古籍文献应避免在阳光直射下阅读,少用原件进行复印。收藏室内的照明用具若选用白炽灯而不用日光灯,也可以减轻对古籍的损害。
虫害和霉菌的治理应首先从保持室内卫生整洁,消灭其生存环境出发,其次可采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杀菌杀虫并抑制其繁殖,此外,根据本地的气象条件控制好室内的温、湿度也很重要,通常古籍收藏室的温度应控制在14℃~22℃之间,相对湿度则应控制在45%~60%之间。
3.2 加强古籍文献管理,杜绝人为损毁的发生
在管理方面,图书馆员除应明确保??古籍的重要意义和岗位责任,加强防灾防火的意识与预警训练外,也必须意识到将古籍束之高阁恰恰是破坏其价值的行为,应尽可能地发挥其服务大众的文化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县级图书馆人手不足、一人多岗的现象也是客观的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