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义芝诗歌中的思乡愁情.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陈义芝诗歌中的思乡愁情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论陈义芝诗歌中的思乡愁情 唐文波 向波 杜江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万州 404000)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表示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102-01 摘要:陈义芝是中国台湾著名的诗人,活跃于当代台湾诗坛,著有诗集《青衫》、《新婚别》、《我年轻的恋人》、《不安的居住》,诗歌中融会传统与现代于一体,以“诗如练剑,正道大法”为创作宗旨。其诗歌创作中有深深的思乡情愁,其对川渝三峡的一系列诗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对巴渝三峡的书写,洋溢着一种别样的思乡具有深深的中华三峡血统。 关键词:文学;陈义芝;川渝诗歌;思乡愁情;三峡情 陈义芝,是活跃于台湾现当代的诗人,在诗坛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同时,其根其宗,却在我们三峡大地:重庆忠州,可以说是大半个重庆娃儿!其著有多部诗集,在其诗歌中,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以描写川渝、三峡为主要内容,抒发其浓浓的思乡愁情,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情。主要包括:《出川前记》、《川行即事》(又称返乡诗诗十首)《新婚别》、《一种茶》、《回音》等。总之,其这类诗歌倾注了自己满腔的思乡愁情,具有浓厚的故乡情、三峡情! 一、忠州之子——陈义芝 陈义芝,1953年出生,祖籍重庆市忠县,其父于1949年漂泊台湾,于1953年出生于台湾花莲,三岁移居彰化。毕业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香港东亚研究所文学硕士,高雄师范大学博士候选人。1980年进《联合报》,1997年任副刊主编,曾获台湾教育部散文奖、时报文学推荐奖、图书金鼎奖、出版资讯金鼎奖、中兴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台湾诗人奖等。虽然其名声远扬海内外,但却并没有忘却自己是忠州三峡的孩子,虽未在三峡出生,但仍然可以说是“在长江母亲的怀抱里喝着川江水长大”[2]的,只不过这是超越时空限制,虽身在台湾但却心系三峡的无数三峡人,用血泪汇聚的血色长江,足以温暖三峡海岛诗人那颗受伤的心,慰藉那种思愁别情。 二、川渝诗歌中的乡愁别情 自古以来,“思乡”一直是历代文人诗歌中的不老主题,陈义芝亦是如此,其诗歌中,有道独??的风景线:以三峡川渝为内容,抒发自己思乡愁情的诗歌,在这类诗歌中充分的体现了诗人作为三峡之子。以下我们就从陈义芝的几首描写巴渝故乡诗歌,进行具体的分析,一起去领略那份独特的三峡思乡情! 《新婚别》是诗人于1989年出版的诗集,和诗人杜甫诗歌《新婚别》同名,诗集充满了人间之爱、泥土之情、乡里之思,三者行成一有机整体。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创作风格;拥抱抒情传统,重视语言创新、强调形音义的化合,不标新立异、不随波逐流。其中的《新婚别》一诗,采用“古体新写”艺术处理方法,在诗的序中,写到“去年回四川,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妇托我带信来台,寻当年形势仓皇中她一去无音讯的丈夫”,全诗以此展开,书写了大时代下川渝人民的悲苦命运,令人刻骨铭心。 《四川水患》是诗人心系川渝人民的又一很好的证明: 该诗的开头这样写道: 四川,深陷的一只独眼|留下三行泪|地图上从右起|嘉陵江、沱江、岷江。 结尾写道: 我掏出那副新配的眼镜|在台湾八月的早报上|在多雾的蜀地|梭巡|一个字一个字|悚悚惕惕|寻找家乡的消息。 诗歌开头,通过意象的选取,给人一种悲壮的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结尾点明了该诗的主旨“寻找家乡的信息,反映了这位三峡诗人虽身处海岛,却依然心系多难的家乡,可以说是:“有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的遗风”[3]。 《出川即事》(又称返乡诗十首),具有鲜明的三峡地域特色,全诗另设的十个小题节段,以《西飞重庆》为始、《待决的课题为终》,想象时密时疏,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诗歌功底该诗另设的十个小题节段,全诗叙事与乡愁之情有机的融为一体,体现了深藏诗人心底的那份乡愁别情。 我们仅以其中的两节作简要的分析: 川行即事之一《西飞重庆》 一、高空俯瞰 三、一张张亲切的脸在眼底闪过 大地是一张脸 其实是一座座村落,不知名却倍感熟悉 棱线分明,五官清楚 如我儿时远足行经的台湾乡下 凸起苍额,隆准和 隔世重逢 丰润的唇,呼喊我去看那 始信江山如画 生在山川长在山川 时间的烟幕起起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