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董志强--稻茬麦抗逆高产化学调控技术PPT
稻茬麦抗逆高产化学调控技术董志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提 要1、作物化学调控技术简介2、作物化学调控技术在稻茬麦生产中的应用3、展望提 要1、作物化学调控技术简介2、作物化学调控技术在稻茬麦生产中的应用3、展望1、作物化学调控技术简介 1.1定义:用化学方法调控作物(小麦)生长发育过程的技术,是应用外源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调控作物(小麦)的基因表达、器官建构和器官功能,从而实现对作物(小麦)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生理代谢进调控的技术。 其实质:以小麦为例,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调节小麦的内源激素系统,主动调节小麦自身的生长发育,使其能及时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实现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与环境条件的协调、个体生长与群体结构的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协调,最终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光热水肥等),取得优质、高效和高产。赤霉素合成部位:发育中的种子、生长中的苗端和幼根。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叶片伸展、茎伸长、分蘖生长;解除种子的休眠并促进萌发。应用:无籽西瓜/葡萄;种衣剂;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根尖,成长中的种子和果实。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分蘖生长、叶片扩大、气孔开张、伤口愈合;促进种子发芽、果实生长;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抑制:主茎或顶芽生长。应用:促进分蘖; 持绿、防衰脱落酸合成部位:成熟叶片和根冠中(特别是在水分亏缺条件下),种子和茎等处也可合成。生理功能:促进:促进叶、花、果的衰老、脱落;抑制:植株生长;促进:气孔关闭,光合产物运向发育着的种子,果实成熟;抑制:抑制种子发芽。应用:抗旱HHC=CHH乙烯合成部位:各部分均可产生(特别在逆境条件下),正在成熟的果实、萌发的种子及伸展的芽和叶片中含量高。生理功能:促进:茎秆增粗,叶片萎蔫;诱导花的形成(两性花中雌花),开花,花和果实衰老,果实成熟;解除休眠;诱导地上部和根的生长和分化,不定根形成。应用:抗倒伏、促早熟 促进裂铃吐絮 其他天然的植物生长物质油菜素内脂,多胺,钙调素,茉莉酸与茉莉酸甲酯,水杨酸,系统素(蛋白与多肽),独角金内酯多胺油菜素内脂钙调素1.4作物化控技术的内容第一:调节剂选择 调节剂的选用原则:针对作物和生产中的问题对症下药①抗倒伏,②抗低温或高温,③抗强光或弱光,④抗瘠薄或盐碱,⑤抗旱或干热风,⑥抗生物胁迫-虫害、病害等。病 害倒 伏倒春寒第二:调节剂应用技术①应用时期:决定调控的靶器官(叶龄模式原理)②应用剂量:决定调控效应程度(0,1原理)③应用方式:浸种、 拌种或包衣, 叶面喷施, 土施;决定技术的有效性。第三:影响因素 ①作物因素:作物品种类型、生育时期、施药部位 ②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降雨、土壤肥力1.5作物化控技术的特点 特点:少量、简便、快速、高效、主动性强。用量少—经济、省钱;简便—操作简便、机械化程度高;快速—反应快速、见效快;高效—产投比高、效果显著;主动性强—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判定是否应用,灵活机动。1.6作物化学调控与常规栽培技术的区别及联系区别:常规栽培技术是通过改善小麦的生长环境条件来挖掘小麦的增产潜力;小麦化学调控是通过改善小麦自身对环境的适应性来挖掘作物的增产潜力。联系: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实现着相同的目标,即可持续性高产优质,二者相结合,更容易实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提 要1、作物化学调控技术简介2、作物化学调控技术在稻茬麦生产中的应用3、展望2、作物化学调控技术在稻茬麦生产中的应用2.1稻茬麦生产中的障碍因素及常规栽培技术 稻茬麦:水稻收获后播种,经常遇到逆境胁迫,导致其冬季长势弱,春季长势强;从而导致亩穗数不足,穗粒数偏少,千粒重偏低。人们常通过一些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缓解。2.1.1耕种粗放,撒播,出苗质量差。稻田土壤板结粘重,适耕期短,耕作效果不佳,坷垃多。撒播导致播深不一致、种子分布不均匀,出苗质量差,缺苗断垄、疏密不匀。解决方法:条播。渍 害冻 害2.1.2冻害、渍害严重。冻害导致叶片光合功能下降,干物质积累量减少,苗弱、分蘖少。渍害导致土壤通透性差,根系生长不良,次生根(越冬期和返青期)分化少、分布浅,导致成熟期落黄差和早衰,降低粒重。常规技术:渍害-选用耐湿性春性品种、晚播,开沟排涝;冻害- 选用半冬性品种。苗少、苗弱干热风2.1.3部分麦田播种偏晚,冬前苗弱、叶小、蘖少,苗质弱,穗少穗小;易受干热风影响。常规技术:弱苗-增加播种量,扩大基本苗数,以主茎成穗为主(基本苗28-30万/亩),分蘖成穗为辅,培育壮苗;干热风-KH2PO4。 病害与草害虫害2.1.4病虫草害严重。温度、湿度适宜,病虫草害严重。常规技术:农药-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2.1.5播量大、群体大、易倒伏。经典栽培技术:合理密植、返青期控肥水等。化控:多效唑(壮丰安)-晚熟,高残留。2.1.6施肥方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