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千年古镇的慵懒闲适.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昌千年古镇的慵懒闲适   我很早前就听很多人说起过绍兴的安昌,知道那是一个具有浓厚师爷文化气息的江南水乡,古镇虽然名气不及周庄、西塘、乌镇、南浔,游人如织,但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让人无限向往。      师爷故里      自古有言:“无绍不成衙”。可见在古代官府中绍兴师爷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重要。在绍兴,师爷绝不是我们简单所认为的幕僚食客一类,它是个集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行业。安昌是绍兴师爷、名师爷出产比较多的地方,是绍兴最能代表“师爷文化”的区域。融合安昌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汇聚谈、说、演、唱于一身的“师爷”是安昌旅游的代言人。也是安昌不同于其他江南水乡古镇的最有价值的体现,200年间由师爷故里出去的师爷据说不下一万人,今天的河道两侧还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众多的师爷故居。我从小街的尽头走进师爷馆,全国也仅安昌一家。师爷馆是娄心田师爷的故居,几级台阶上面,是一座深宅。宅院临河而建,是座典型的绍式黑漆台门。门斗简朴,庭院幽深,高院墙,镂花窗。馆内展示了“绍兴师爷”这个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历史上特殊的社会群体、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及其在安昌的深厚根基。   娄心田(1875年-1944年)是绍兴师爷中一位代表人物。他幼时丧父,家境贫寒,但聪明好学,擅长书法。最高学历是秀才。跟堂兄学到做师爷的本领,后被推荐到东北奉天府为幕宾。民国初年,任马占山督军府秘书,“九一八”事变后,竭力为马出谋划策,在黑龙江嫩江一带抗击日军。后随军到西北,在西安特货公栈任经理,曾为东北军与红军充任联络,为陕北根据地提供军需。   师爷馆内有一组彩塑作品,重现了清代地方衙门的官员升堂审案时的情景,原告被告跪在堂前,三班衙役持棒伺候。大老爷正襟危坐,惊堂木一敲威风八面,衙役们喝令一声地动山摇。但是,真正的“主心骨”却是坐在堂后的师爷;因为没有官方身份,所以师爷只能坐在后面听审,一旦发现当事人的证供有问题,就差人递条子,遇到大老爷意气用事,更要及时提醒。   师爷馆内,还展出一些著名绍兴师爷的画像、传记及有关实物。如《洗冤录》、《大清律例》、《六部轩尺牍》等明清断案的法律条文:还有师爷们遗留的蝇头小楷等手稿原件,分“告谕吏民”、“执掌钱谷”、“司理刑名”、“案牍公务”、“官场交际”、“入仕之梦”等方方面面,足见绍兴师爷勤政佐治的真功夫。   娄心田故居里还有两件特殊的家具,一是明式太师椅,形状很像缺翅的乌沙帽。据说,能够做师爷的都是应试不第而资质出众的人。他们没有机会给自己戴上乌沙帽,就弄个形似乌纱帽的椅子来坐坐。二是一张写字台,一块铜片遮蔽着抽头锁眼,用钥匙打开抽屉。拉出三分之二到隔板处,以为已到尽头,其实再往外抽,还有一段里抽屉,上可插盖板,放贵重物品隐而不露。      古镇风韵      我在黄昏的时刻进入小镇,安昌的入口其实就是一扇门的大小。我一跨进去,千年古镇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静静地凝望我。   古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衣带水,古朴典雅,古老凝重的台门、幽深僻静的弄堂、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姿态各异的拱桥石梁,让人目不暇接,一个台门就是一个独立的院落,白色的院墙围成四方的天井,四周是高矮错落的一色黑瓦老屋。木制门窗之后就是一户户人家。古镇现存台门有明末清初时的方家台门、方源台门、清朝的义和当台门、隆盛堂、宝树堂、敦诚堂等,还有聚族而居的娄氏宅第;古朴独有、毗连而建的白洋十台门;陈家娄的旗杆台门、茂德台门。虽经千年岁月,古镇人家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俗,也依然可见鲁迅笔下的乡土风情。黄昏的安昌最充满生气。孩子们放学归来,唧唧喳喳跳跃着呼唤着。乌篷船纷纷靠岸,老船工们上得岸来。聚在一起抽烟聊天,说说一天的生意。主妇们从菜场买菜归来,在门口的台阶上和河岸上淘米洗菜,拉着家常。河边生起煤炉。一缕缕青烟升起,飘来阵阵菜香。夜色里的安昌,才展露出它宁静安详的一面来,和周庄的喧嚣、西塘的热闹、乌镇的浓郁、南浔的繁忙形成强烈的对比。古镇的清晨,宁静而悠闲。古街的主人们正在为生计忙活着,杀鸡杀鸭的,洗鱼做肠衣的。手里一边熟练地动着,一边左邻右里的聊着家常。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前的廊棚檐下,扯起一根根的绳子,将自家灌制的腊肠、腊鱼、腊鸡、腊鸭,一个个地晾在上面。这些腊味一律呈现出深沉的酱黑色。在绳子上整齐地荡着。在风中飘散出一股独特的酱香味来。这种味道,从你跨过那道牌坊,走进镇子里来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围绕在你身边。   随着太阳的升高,安昌古镇的商家也陆陆续续开张,沿着悠悠河水漫步走进老街,踏在被阳光照得清晰光洁的石板路上。迎面而来的便是那街头巷尾家家户户都有的香肠和一条条风干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