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地理必修2WD1.2人口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 问: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给我留一口 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课堂练习 案例探究 辨析三个概念 小结 一、“ ” 1. 100多年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 ,导致时间人口增长速度 ,人类进入“人口爆炸”时代. 越来越短 加快 人口现状 : 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增长速率越来越快。 世界人口呈“J”形曲线增长-人口的指数增长. 人口爆炸 问题“人口爆炸”性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站 后,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 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 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活动P10 “马尔萨斯的人口说” 赞成哪种观点? 赞成观点二 他的“两个级数”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而虚构出来的,若据 他计算,当今世界人口应超过550亿,与事实不符.因为科 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 的空间,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 加深,能主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世界人口增长已得到有 效的控制. 但马尔萨斯在人类历史上较早地提出人口问题, 并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的关系明确的摆到社会 面前,是有参考价值的.他的“两个级数”说作为 一种趋势,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是确实 存在的,因而在当今尤其值得人们关注. 二、环境的限制性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一)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增加 ——但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 环境中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 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 二、环境的限制性 人均土地减少,土地承受压力大 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水资源短缺正日益严重 人 从 众 木 林 森 古代 近代 现代 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森林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荒漠化 资 源 图1-6 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 人均耕地减少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粮食需求量加大 城市膨胀 建设用地增加 开垦新耕地 农药、化肥用量增加 土壤污染加剧 耕地总面积减少 粮食产量下降 土壤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 土壤荒漠化 工矿规模扩大 植被破坏 请简要说明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 阅读P13-14回答: 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朗读概念 人口容量的特点 2、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或国家所能容纳的人口。 合理容量不是指最大或最高人口,而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并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有些接近最适宜人口的涵义) 由于对合理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标准的认定,存在着较多的主观因素,所以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1、环境承载力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有何区别? 前者是指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意即最高人口,是个警戒值.它的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相关性,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力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后者不是最大或最多人口,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含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人口容量的特点 1、临界性 临界 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自然资源造成毁灭性破坏 2、相对性 3、警戒性 根据表格计算我国最多可承载量多少人口? 16.25亿 2.东部比西部环境人口承载力大,南部比北部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读图思考题 1、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2、自然资源的数量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 3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 活动:自主学习 3.请将A-E各区人口容量由大到小排序,并说明理由(限制因素)。 250 4 1000 10000 青藏区 E 165.6 32 8500 85600 干旱半干旱区 D 11.5 486 5600 22400 热带 C 239 426 101900 410200 亚热带 B 192 237 45480 197800 温带 A 面积(万平方千米)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可承载人口(万) 年生物量 (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