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品安全知识教育PPT
一般急救原则 对受到化学伤害的人员进行急救时,几项首先要做的紧急处理是: --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位,防止气道梗阻,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 --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眼睛污染时,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 ~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钟内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有必要进行洗胃。 --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记住: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进一步受伤。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容易发生中毒或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因此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泄漏事故控制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 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扑灭任何明火及任何其它形式的热源和火源,以降低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应从上风、上坡处接近现场,严禁盲目进入。 化学 品安全知识 分类管理 火灾爆炸 毒害 应急处理 预防控制 依据GB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和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两个国家标准将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分为8大类.?? 第1类 爆炸品?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 易燃液体?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第8类 腐蚀品? 第1类 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 (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 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 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 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爆炸性是一切爆炸品的主要特性 对撞击、摩擦、温度等非常敏感 有的爆炸品还有一定的毒性 与酸、碱、盐、金属发生反应 由于爆炸品具有以上特性,因此在储运中要避免摩擦、撞击、颠簸、震荡,严禁与氧化剂、酸、碱、盐类、金属粉末和钢材料器具等混储混运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1项 易燃固体 本项化学品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第2项 自燃物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第3项 遇湿易燃物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1项 氧化剂 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 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 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 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 第2项 有机过氧化剂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 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氧化剂具有较强的获得电子能力,有较强的氧化性,遇酸碱、高温、震动、摩擦、撞击、受潮或与易燃物品、还原剂等接触能迅速分解,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1项 毒害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具体指标 经口:LD50≤500 mg/kg(固体) LD50≤2000 mg/kg(液体) 经皮:LD50≤1000 mg/kg(24hr接触) 吸入:LC50≤10 mg/L(粉尘、烟雾、蒸气) 第2项 感染性物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施工企业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及奖惩办法.pdf VIP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教案.pdf VIP
- 砂石料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14627.pdf VIP
- 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考试题及答案.doc
- 横河flxa21两线制电导率变送器快速启动手册.pdf VIP
- 图集规范-天津图集-12J5-1图集(2012版)平屋面 DBJT29-18-2013.pdf VIP
- 第2课+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体育+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第12课 闭环控制助稳定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全一册.pdf VIP
- 生命教育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