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PPT
*;《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中风病常见的
六大证候要素;1.风证:起病急骤,病情数变,肢体抽动,颈项强直,目偏不瞬,头晕目眩等。
2.火热证:心烦易怒躁扰不宁,面红身热,气促口臭,口苦咽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绛,舌苔黄而干等。
3.痰证:口多黏涎或咳痰,鼻鼾痰鸣,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头昏沉,舌体胖大,苔腻,脉滑等。
;4.血瘀证:头痛肢痛,口唇紫暗,面色晦暗,舌背脉络瘀张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等。
5.气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自汗,手足肿胀,肢体软瘫,二便自遗,脉沉细无力等。
6.阴虚阳亢证:心烦不寐,手足心热,盗汗耳鸣,咽干口燥,两目干涩,舌红少苔或无苔等。
;*;*;六. 临床治疗;*;按八个证型论治;急性期中经络
①风痰阻络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言语蹇涩或不语,痰多而黏,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
;急性期中经络
②风火上扰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眩晕头痛,言语蹇涩或不语,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治法:平肝息风,清热泻火。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急性期中经络
③痰热腑实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头痛目眩,言语蹇涩或不语,腹胀,便干便秘,咯痰或痰多,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
;急性期中脏腑
①痰热内闭证
证候:起病急骤,神志昏蒙,鼻鼾痰鸣,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气粗口臭,噪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羊角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
;急性期中脏腑
②痰蒙清窍证
证候: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痰声辘辘,面白唇暗,静卧不烦,二便自遗,或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
;急性期中脏腑
③元气败脱证
证候:昏聩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治法:辅助正气,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汤加减
;恢复期
①气虚血瘀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言语蹇涩或不语,面色恍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益气活血。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恢复期
②阴虚风动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言语蹇涩或不语,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治法:育阴息风,活血通络。
方药:育阴通络汤加减。
;*;*;*;
康复理念——早期、持续、心理康复。
干预措施
1、中医康复技术:推拿、针灸;
2、中医基础治疗:
(1)中药注射剂前期介入;
(2)口服中成药后期介入;
(3)辨证汤剂常规应用;
(4)中医健康教育。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言语蹇涩或不语,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治法:育阴息风,活血通络。
方药:育阴通络汤加减。
;*;自《内经》始共401首(单方165首,复方236首),用药共246味,包括24类。
古代至民国:甘草、人参、当归、防风等较多应用(内虚邪中);
民国以来:祛痰药物应用较多,祛风药大为减少;
近20年来:活血化瘀药物应用广泛。
急性期—通腑泻热 活血化瘀
最近10年 缓解期—滋阴潜阳 益气养血
恢复期—平调阴阳 疏通气血
;历代中风药物应用规律:
;目前主要口服制剂的辨证应用:;目前主要针剂的辨证应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