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敦煌壁画中的民间法律思想 论文摘要敦煌壁画被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其内容包罗万象,富含宗教色彩的同时又映射出中国古代敦煌地区的民间生活的各个层面,其间更描绘了众多的民间、民族习惯,而这些都成为法学理论当中所研究的民间法的珍贵资料,本文旨在通过中国古代敦煌地区的民间法律思想的研究,结合多学科的渗透深入开展敦煌地区法律本土资源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敦煌壁画经变画供养人画像民间法 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举世皆知。作为古代画家们心底真诚的崇拜流露,精湛辉煌、佛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令世人瞠目震惊。莫高窟在经历了10个朝代无数画师工匠的创作和辛劳之后,在这1600多年间共留下492洞窟,2000余身的彩塑作品,近45000平方米的壁画作品,因此莫高窟被人们称为“东方艺术博物馆,而敦煌壁画则有了“墙壁上的图书馆”之称。 敦煌壁画植根于丝绸之路,使看到它的人们,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获得精神共鸣。虽然是佛教宗教画受外来艺术影响较大,但从根本来说仍源自中国本土艺术,是我国古代民间艺术家的天才创作。敦煌壁画的内容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层面,既包括中国古代西北地区民俗文化,也包括西域诸国民族习惯,从中能够找到中原农耕影响,也能看到游牧民族风采,为探究民俗、民间规则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史料。 敦煌壁画从内容上可分为八类:佛像画(描绘的是佛教崇拜的各种神像);故事画(佛经所载故事为依据所做的连环画);神怪画;经变画(一部佛经为依据绘成一幅画的巨型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和反映现实生活的画像。 一、敦煌壁画中的婚嫁民俗习惯所展现的民间法律思想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描绘的婚礼场景不多,其时代大致始自盛唐,经于北宋。有的属经变画,有的属现实生活画,按时带划分盛唐8幅,中唐16幅,晚唐8幅,五代4幅,宋代5幅,无论是哪种类型,画师都以现实生活中的婚礼仪式为素材进行构思与取材,尽管具有宗教色彩但其本质是人间世俗婚礼场面的再现。 中国古代婚姻六礼为纳才、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在中国古代敦煌地区在亲迎中有奠雁之礼,在莫高窟第9、12、25、85、148、156、231、240、358窟中都有绘制,亲迎中有的将雁置于新郎新娘前,有的由侍女抱着,有的抛出帐外放生,婚嫁用雁,取两个吉祥之意:四时有序,阴阳和合;雌雄成双,白头到老。敦煌壁画的许多《婚礼图》中都有男跪女揖的场景,婚礼在亲迎行礼的过程中,新郎跪地叩头,行跪拜礼,而新娘则是站在新郎身旁行作揖之礼。据史料记载,这样的礼仪是“入夫婚”的标志,所谓入夫婚则是一种少数民族婚礼习俗,是指新郎在新娘家里成婚并举办仪式,在仪式之后与新娘住在娘家,并帮助娘家耕作经营,而在娘家时间不定,但新娘最终跟随新郎回到丈夫家中。 另外婚礼中设青庐,在青庐中行交拜礼及奠雁,亲友祝贺。青庐即青布帐篷,有些地方也用毡毯,这是古代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融合的一种亲迎民俗。撘青庐办婚礼仪式的习俗主要是受北方游牧民族婚俗习惯影响,在《婚礼图》中随处可见的青庐说明当时敦煌地区婚姻多民族的特色,从所描绘婚俗可以看到敦煌地区是一个民族聚集区,当地民俗受了多民族习惯习俗影响,并形成了民间特有的婚俗制度,无论是当时敦煌地区的哪个少数民族,都沿用这种婚俗习惯,能有效地节省置办婚礼的时间和成本,能最大程度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时至今日这样的婚俗被保留了下来。此外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思想在这里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并没有体现在婚俗中,尤其在武则天执掌政权时。而入夫婚与汉族地区的入赘完全不同,入赘是一种婚姻状态,而入夫婚是男在女家成礼的一种婚俗制度,男方婚后在女家帮忙生产生活经营,一则是对于女家的回报,也是对妻子家庭地位的肯定。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女子象征着绵延的生命,而人丁兴旺无论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民族都代表着家庭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充足。 二、敦煌壁画中的丧葬民俗习惯所展现的民间法律思想 敦煌壁画中的丧葬民俗主要出现在经变画中和故事画中。以《涅经变》为例,《涅经变》在敦煌壁画中共16幅,其中唐代有10幅,《涅经变》是依《涅经》所绘。描绘了释迦牟尼圆寂的场景,其中包含佛弟子、四众天人对释迦牟尼乞愿、悼念、举哀、入殓、送殡、火化、建塔等丧葬情节。画师不曾见过佛祖丧葬的情节,而是通过发挥想象和才能来绘制,想象来源于对当时现实生活的参照。隋280、295窟中释迦牟尼圆寂,众弟子前来举哀,有的号啕痛哭,有的拍头拔发,有的捶胸顿足,还有的脱帽或除去衣冠上的饰物。隋之前捶胸拔发去饰的民俗是印度中亚西域的举哀民俗,因此在隋代敦煌地区的丧葬仪式中人们都以捶胸拔发去饰来表达对于逝者的哀思。 中唐158窟巨幅《涅经变》中有一副《诸国王子举哀图》,此图有吐蕃、突厥、回鹘、西域诸国赞普等众王子,他们以各自民族的治丧习俗,采取了悲壮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