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
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07年《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统计,城市中因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为167万人,占城市因病死亡人数的47.43%,;农村这一数据为184.6万人,占农村因病死亡人数的52.63%;在糖尿病并发症里,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占到50%,而我国现在糖尿病患者超过9200万,还有1.5亿人即将成为糖尿病患者。可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诸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城乡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这些数据仅仅是患病且死亡的,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呼吸系统疾病每年也呈上升趋势。还有数量更庞大尚未知情的隐性患者。
我国从2001年就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即4亿。在老龄人群中,尤其是空巢老人更急需关注,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面对病痛,他们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承担。此类人群的生理参数检测和疾病预防是重要的社会命题。
亚健康是健康状态到疾病状态的过渡期,由于处于亚健康的人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很容易被人忽视。中国心理学会有关专家指出,中国“亚健康”人群比例达70%。亚健康个体没有肌理性病变,虽然靠普通的医疗检测未必能够得出准确的结果,但日常的、随时的常规体检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身体肌理病变,为疾病的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步伐的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已经越来越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和认同,“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也逐步的深入人心。然而,在社区卫生服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对象为社区居民,其核心和根本在于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实现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未发挥其全部的功能作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待解决难题:
首先,居民健康档案更新困难。当前主要依靠随访医生进行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更新,由于社区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随访人力资源有限,对社区居民进行随访的频率不高,对居民健康档案的更新不能做到及时有效而形成死档。
第二,居民健康档案针对人群范围狭隘。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主要针对中老年亚健康居民,而对于青少年及儿童这一大范围急需健康跟踪人群缺乏有效服务。
第三,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孤岛。当前各医疗机构或社区服务机构均拥有各自的医疗信息系统,接口难统一,健康档案信息无法共享形成孤岛。
我国自2007年底正式启动建设健康城市活动,各地纷纷响应,结合国家关于新医改的政策,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建设健康城市的相关活动。然而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医疗服务基础薄弱,各地在实践建设健康城市的活动中碰到了严峻的挑战:
(1)城乡发展不平衡,基层医技人员匮乏,医患矛盾突出,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资源难于整合。
(2)全民健康状况没有信息化,缺乏实时,有效的监控手段,导致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没有被有效预防,致死率居高不下. 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中显示,全国2008年慢性病总病例数达到2.6亿,而慢性病死亡已占总死亡率的75%。专家预测到2020年,慢性病死亡比例将上升到85%。实践证明,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是降低慢性病死亡率和国家医疗费用支出的有效手段,中国人需要健康管理服务已迫在眉睫,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健康利益,更加关乎到整个国家的强盛与民族的兴衰。2009年初国务院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已经明确强调:医疗服务模式要实现从传统的临床医学向健康管理及慢病预防转变。正如卫生部部长陈竺所说:“我们的医疗模式要转变,应由现在将优质资源集中在疾病甚至是终末期的治疗,转向疾病早期的预防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
预防慢性疾病除了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外,有效,长期的监测必不可少。以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为例,有效的监测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经常进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血糖、体重、生化、尿液、呼吸、睡眠等生理参数的检测,使每个人对自身的身体状况有明确地了解,从自身主动地控制饮食改善生活习惯。
(2)对检测数据进行长期存储,定期统计并查看数据变化趋势,有效预测即将发生的病情,正确指导用药使病情得到控制。
(3)一些必要的检测信息由专业医师进行分析,得出专业的分析结果,确保正确地阅读检测数据,及时发现病情,使临床医师尽早介入治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赵孟頫行书《千字文》附释文.docx
- 起重指挥司索工第二版.doc
- 起重工(初级)第四章.ppt
- 起重机大修改造方案.doc
- 起重机械安装 改造维修质量保证手册.doc
- 起搏器治疗心脏疾病护理(PPT-64).ppt
- 起重机械指挥试题.doc
- 起重机维修施工方案.doc
- 起重机维护单位工程开工申请报告.doc
- 起重机维护保养课件.ppt
-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中学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山东省枣庄现代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等九校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广西贺州中学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 宁夏银川一中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四校联考2025届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邯郸市第一中学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