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1.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1

尊重主体 面向全体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科研兴教 力求高效 教材 第 1课(章) 第 节(单元) 第 1 课时,总第 2 课时 2013年 8 月 31 日 课 题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教学模式 欣赏评述 教 学 目 标(认知 技能 情感)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名家名作的欣赏,了解山水画的历史演变、风格流派,初步了解山水画常见的表现技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山水画作品赏析,领略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体会与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审美价值,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赏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 点 教学重点:理解山水画不是摹仿、再现或是复制自然,它有着博大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画家在山水画中对意境的营造。 教 具 与课件 课件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环 节 学生自学共研的内容方法 (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训练、探索、创新等内容) 教师施教提要 (启发、精讲、活动等) 再次 优化 导 入 合 作 探 究 随堂 练习 课堂 小结 达标 检测 一导入 1欣赏风景图片。猜猜这是哪里风景? 2你用什么方式来记录你游山玩水的心情? 3古人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呢?揭示课题。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二合作探究 1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大门类,但大家知道,为什么古人这么爱表现山水吗? 2画家笔下描绘的都是我们刚才一起见过的漓江山水风光,为什么我们看完以后会有似曾相识,却又不知所画何处的感觉呢?让我们来揭开这个迷团 。 风景照片:纪录自然 国画山水:表现意境(画家心中的风景) 3欣赏与比较 1《游春图》:隋代,展子虔(约550~604)。 画中人物虽小,却描绘的很具体。 画中的山用石青、石绿染出一片明媚的春色,展子虔的这种画法发展到唐代的李思训,便形成了“青绿山水”,被后世誉为“唐画之祖”,成为中国山水画中一种独具风格的画体,有的还勾以金色,称为“金碧山水”。 2《江帆楼阁图》唐代 李思训 画面具有重量感,线如铁条,把山的质感表现得极为突出,树木用墨变化,皆给人苍郁朴茂的感觉。 3《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约1032),绢本,206.3厘米×103.3厘米。 笔法遒劲,多用侧峰。山石的勾勒用了短条子皴、钉头皴、刮铁皴等多种皴法,用笔粗重,如钢筋铁骨,果断有力。 落笔老硬,与山传神,把北方山水的雄伟壮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徐悲鸿评论此画为“中国所有之宝者吾最倾倒者”。 3《云山墨戏图》 1. 基本信息:南宋,米友仁 2. 画面内容: 3. 绘画技法:采用“米家山水”的画法。先用淡墨染就,再用大小各异的横向墨点反复在山头、山脊等部位点染。 4. 绘画特色:用“模糊”的笔墨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达到写意、墨戏的极致,世称“米点”。 4《山径春行》 南宋 马远 册页,绢本,设色画。尺幅:27.4×43.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春天的江南,云淡风轻。一名儒雅的文士,带着携琴的小童,漫步于山径间。溪旁的柳树,抽出了细柔的新芽,高士的衣袖触动了野花,野花轻扬飞舞,惊动了原本在鸣唱的鸟儿,也说明了画里的诗情。正是由南宋宁宗的题诗:“触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鸟不成啼”转化而来,装裱形式为册页。 把诗写在画上,叫做“题画诗”。中国的绘画,从南宋开始,出现了题画诗的,“题画诗”是宋朝人的发明。中国人因此创作了世界上唯一把诗和画结合在一起的形式。 从此以后,中国的画家,不但要会画画,也还要会作诗。要把诗题在画上,书法也要很好看。在这幅作品里,画家着墨不多,但巧心的布局、丰富的线条、薰染般的淡墨,却将春山的润泽,与浸淫于春光中文士陶然的情态表露无遗。以有限笔墨,描绘无穷的余韵,正是此画动人心弦之处。 5《临流赋琴图》 1. 基本信息:南宋,夏圭(约1186~1230),纸本设色,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2. 画面内容:表现的是溪旁古树下一士人扶琴吟诵的情景。 3. 绘画特色:构图常取半边,景物大都聚集于一侧,其他大面积空白,人称“夏半边”。 思考与探究 山水画如何表现意境 1. 你在作品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2. 你能通过作品“读出”怎样的意境? 讨论与交流 1. 说一说你喜爱的山水画作,写一篇小评论。 2. 结合外国风景画作品,分析和比较两者的异同。 生1:漓江 生2 生3 中国人对山水有着宗教一样的崇拜与敬畏,一切神灵皆隐于山水之中,山高水远,山静水动,蕴涵着天体宇宙无限奥妙,很多文人都留下了独到的山水观念。 山水画家们常常也是游览名山大川的旅行家,清代大画家石涛就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名句。 1 贵族游春的情景,游者或骑马、或荡舟、或闲步。 2青绿山水 结合北宗山水画代表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