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金银器鉴赏.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夏金银器鉴赏   西夏金银器是中国古代金银器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党项贵族奢华生活,也反映出西夏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之间的交融。西夏金银器在继承唐代传统工艺的同时,又受到宋、辽、金及回鹘文化的影响,并根据本民族的生活习性而创造出了富有特色的金银器制品。   西夏金银器的生产,主要出现在西夏建国以后。随着党项人与汉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党项贵族们对各种奢侈品的欲望也日趋强烈起来,特别是金银器。由于西夏地处西北内陆,境内多山和荒漠,地理环境恶劣,这里的金属矿藏相对较为缺乏,需要从境外,特别是中原地区输入。西夏虽与辽结为盟好,但辽国在经济上对西夏进行限制,禁止对夏的金属输出,史料记载:1033年(辽重熙二年,夏显道二年)12月,辽兴宗下诏“禁夏国使沿路私市金铁”;1063年(辽道宗清宁九年,夏毅宗拱化元年)“禁民鬻铜于夏”。因此,西夏便通过与宋之间进行贡使、榷场和边民贸易来得到贵重金属。《宋史?夏国传上》记载“德明自归顺以来,每岁旦、圣节、冬至皆遣牙校来献不绝,而每加恩赐官告,则又以袭衣五,金荔支带、金花银匣副之,银沙锣、盆、合千两,锦踩千匹,金涂银鞍勒马一匹,副以缨、复,遣内臣就赐之。”1044年,宋、夏“庆历议和”以后,西夏又通过每年的“净赐”与“回赐”,从北宋政府得到了大量的金银器物。由于西夏“来献不绝”,才得到宋赐的金银、茶叶和丝绸等物。《宋会要辑编》第169册《刑法二》记载,西夏和西邻的回鹘“多市金银入蕃,使宋京城金银价贵”。对此,北宋采取了一些禁绝的措施,如“大中祥符元年,帝(宋真宗)以京城金银价贵,以问三司使西谓,谓言多为西‘贼’、回鹘所市入蕃,诏约束之”。实际上这类措施收效甚微,大量的金、银及铜仍然流出塞外,这种非法的贸易行为,实质上体现了西夏对北宋的经济依赖。   北宋不仅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金、银原料,而且其先进的金银器制作工艺与技术也传入西夏。因此,西夏贵族开始加紧自己的开采、冶炼,发展本国的金属铸造业。另外,西夏的黄金拉丝工艺水平也很高,文献记载,西夏官吏戴金冠,还有“人马皆衣金”。这里的“衣金”就是衣“金锦”,即把黄金拉成丝,织到毛、丝、棉织物中去,这是技术性极高的工艺,反映出西夏工匠已经掌握了较高的金银器铸造工艺和技术,包括制模、浇铸、焊接、抛光和鎏金银等多种工艺技术。   西夏统治者为了满足其奢侈生活的需要,在中央的十六司机构中,设有文思院,专门管理金、银、犀、玉等高级用品的制造,主管有关王室在日常生活和礼仪制度上所需用的各种工艺制品,是官府手工作坊之一,也可以说是皇家工艺制作局。   西夏对金玉之类贵重器物的使用极为严格。《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卷七《敕禁门》明文规定:一般官吏、百姓不许穿黄色衣服,不许使用金器,建房不用金饰,镶金、镂金或镀金之物亦不许随便使用,只有获得批准的特别情况例外。   正是由于统治者的垄断、占有和喜好,西夏金银饰品的制作工艺十分发达。西夏陵出土的金带饰,以锤揲技术凸饰唐代流行的串枝葡萄纹图案,其装饰不但果实特别饱满,而且叶子也很生动,叶果相衬给人以厚实的感受;花瓣形镂空金饰为附属饰件,形体虽小,但制作精美,小巧玲珑;镶绿松石银饰,作菱形菊花状,花蕊上镶嵌一颗绿松石,做工精细,镶嵌工艺高超。   总的看来,因为西夏统治者十分仰慕中原文化,深受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故其金银器的发展趋势是本民族成分越来越少,而中原成分越来越多,这种演变与西夏社会封建化的发展过程相一致。   迄今为止,西夏金银器出土的主要地点有四处:内蒙古的高油房古城、宁夏的西夏陵、灵武县石坝村、甘肃武威市东大街署东巷。现将各博物馆收藏的一部分金银器予以介绍,供藏友鉴赏。   1 1987年10月,在甘肃武威市东大街署东巷挖出了一批窖藏西夏之物,有金碗、金链和金撮等,共5件(图1、2、3),现藏甘肃武威博物馆。   金碗(图1)   高4.7厘米,口径9.1厘米,底径3.2厘米,重140克。   共有2件,均为侈口、直壁、平底,薄胎。碗心在三道弦纹中锻压两枝左右交错的牡丹花卉,碗口内沿锻压连续的缠枝菊花图案。   金撮(图2)   通长41.5厘米。   细长,呈螺旋三角形,头部为勺状,肩宽,渐收至尾部。经专家确认为撮,撮是我国古代的量器的一种(10撮等于1勺),因其为纯金所制,在全国各地历代出土文物中极为少见。   穿松石金链(图3)   长11.5厘米。   用拉细的金线制作而成,两端缠绕金丝圈呈弹簧状,中间有两个金环相套,弹簧与环之间串接有不同颜色的绿松石,色彩鲜艳美观。特别是弹簧状部分的金线粗细均匀,拧旋规整严密,工艺十分精细。   2 自1972年开始,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对位于贺兰山下的西夏陵展开全面调查,发掘了一座帝陵和三座陪葬墓,出土了一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