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里达的补充概念-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PDF

论德里达的补充概念-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德里达的补充概念-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12 当代作家评论  2005 年第 1 期 批评家论坛 论德里达的“补充”概念 陈 晓 明   德里达这一页似乎要被匆忙地翻过去 , 要与现代性缠绕在一起 ,但应该是现代性的 这充分显示出当代理论和批评的轻狂 。解构 那些积极的价值取向融入后现代的文化中 , 主义在西方毕竟已经有三四十年的历史 ,而 而不是现代性中那些根深蒂固的整合力量在 且广泛地被人文学科所吸收 。当代多元主义 起着绝对支配作用 。这需要我们重新回到后 变得油嘴滑舌 ,这不过是从解构主义那里搞 现代文化的最初的基地 ,也就是回到解构 , 回 了点皮毛 。而一元论和独断论依然盛行 ,这 到解构的那些最有活力的思想中去 。 说明解构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相反 , 当代思 想文化对解构主义完全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 一 、解构的文学性方法 度 ,不折不扣的拿来主义 。这种情况就是在 西方当代理论和批评中 ,在文化研究这门超 一九八七年 , 比利时人奥特温 ·德格雷 ( ) 级学科中也随处可见 。解构 尤其是德里达 夫就德曼在一九四一年二月至一九四二年六 只剩下一些观念和语录片断 ,解构主义始终 月发表于比利时《晚报》上的九十二篇文章指 被神秘化 ,要么变成当代诡异的前现代的诺 责德曼在德国占领期间有反犹主义倾向。德 斯替教义 ,要么变成后当代的思想文化的启 里达写了《犹如贝壳深处的海涛声 ———保罗 示录 。但二者都是将解构简单化的结果 。在 ·德曼之战》一文 ,对此事的来龙去脉作了交 中国 ,情形显然更难恭维 。解构 曾经被看成 ① 待 ,当然也是在为德曼打抱不平 。关于这 妖魔 ,现在则被看成常识 。解构的命运与其 篇文章对德曼的多方面阐释这里不谈 ,其中 他现代西方理论的命运一模一样 ,都是被匆 有一处提到德曼与解构的关系时 ,德里达说 忙浏览留下只言片语而后被扔到一边 。现在 道 : “战后过 了二十余年 , 德 曼发现 了解 解构被幸运地变成常识 ,仿佛谁都在解构 ,谁 都身藏这把暗器 ,或者默记着这句咒语 。 解构在中国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这不 ① 早在 1984 年 ,在保罗 ·德曼去世一周年时 ,德里达作了关 应该是解构在中国的遭遇 ,尤其在起源与中 于记忆的讲演 。不用说 ,这个讲演是纪念他的好友德曼 心如此坚固的当代场域中不应该被如此轻易 的。这些讲演以“memo ry ”为題 ,于 1986 年在美国出版 。 但在 1987 年 ,比利时人奥特温 ·德格雷夫就德曼在 194 1 地打发 。解构是后现代思想文化建构的基础 年 2 月至 1942 年 6 月发表于比利时《晚报》上的九十二篇 文章指责德曼在德国占领期间有反犹主义倾向。德里达 ( ) 尽管这二者都反对基础的存在 ,但经历过 又写了《犹如贝壳深处的海涛声 ———保罗 ·德曼之战》一 一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