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华蓝藻资源化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水生态学杂志.PDFVIP

我国水华蓝藻资源化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水生态学杂志.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水华蓝藻资源化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水生态学杂志

第33卷第3期 水 生 态 学 杂志  Vol.33,No.3 2012年 5月 JournalofHydroecology  May, 2012 櫍櫍櫍櫍櫍殻 櫍 殻 殻櫍 综 述 殻 櫍櫍櫍櫍櫍 我国水华蓝藻资源化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胡碧洋,赵 蕾,周文静,汪育文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CurrentSituation,PotentialDevelopmentIssuesandCountermeasuresof BloomformingCyanobacteriainChina HUBiyang,ZHAOLei,ZHOUWenjing,WANGYuwen (CollegeofLifeSciences,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 210046,P.R.China) 摘要:近年来大规模蓝藻水华频繁爆发,蓝藻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新型生物质资源,其资源化利用引起广大学者 的重视。分析了我国水华蓝藻作为生物质能源、生物肥料、微生物培养原料以及水华蓝藻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利用 现状,并分析了在传统利用方式中打捞、浓缩及脱毒效率低的问题。探讨了优化蓝藻资源化的方式和途径,提出 了改善水华蓝藻利用现状的对策,可为我国水华蓝藻资源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华蓝藻;资源化;生物质能源 中图分类号:Q94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075(2012)03-0138-06   蓝藻是世界各国湖泊中分布广、规模大和持续 何处置或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我 时间长的水华藻类之一。我国由水体环境富营养化 国相关科研机构在水华蓝藻的资源化利用上开展了 引起的蓝藻水华问题也日趋严重。不仅大型淡水湖 研究工作。 泊如滇池、太湖、巢湖每年夏秋季都会爆发蓝藻水华 本文综述近5年来我国水华蓝藻的资源化利用 (李大命等,2011),华东、华中、西南、华南等地许多 现状与问题,并总结和探讨水华蓝藻利用的新方向, 中小型湖泊、供水性水库、观赏娱乐性湖泊也相继发 为我国水华蓝藻资源化发展提供参考。 生了不同程度的蓝藻水华(汪育文等, 2007;陈丽丽 1 我国水华蓝藻的资源化研究现状 等,2011;黄成等,2011;吴阿娜等,2011)。蓝藻高效 吸收和消纳水体中大量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直接 1.1 作为生物质能源 将其打捞移出水面是去除水体氮磷等营养元素、降 1.1.1 发酵产沼气 打捞的蓝藻含水量高,不经过 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保护水体生态环境最直接、最 脱水处理难以利用。而将蓝藻作为新型生物质材料 安全、最有效的应急和治理方法(沈银武等,2005; 发酵产沼气既可以实现规模化处理,又无需对其进 任洪艳等,2011)。仅以我国大型淡水湖泊为例,据 行脱水,且发酵过程中蓝藻毒素也得到一定程度的 统计,巢湖水华暴发总蓝藻量(干重)可达 50~ 降解,从而实现蓝藻的资源化。董诗旭等(2006)以 70万 t(蒋雪英,2000),滇池中每年可用于资源化的 滇池水华蓝藻为研究对象,推测以滇池蓝藻年产 蓝藻量(干重)约为5000t(周婧斐等,2011),太湖 5000t(干生物量)计算,每年可产生200多万 m3 打捞蓝藻量(干重)在2008年已超过2800t(王惠 沼气;翟志军等(2008)以巢湖蓝藻为研究对象,通 和朱喜, 过试验推算以年产蓝藻量50万 t(干生物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