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PPT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溶PPT课件

岩 溶 一、岩溶及其形态特征 二、岩溶的形成条件及发育规律 三、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 四、岩溶的防治措施 一、岩溶及其形态特征 (一)概 念   岩溶,又称喀斯特(karst),是指可溶性岩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受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侵蚀和崩塌为辅的地质营力的综合作用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现象的统称。   地表水、地下水对可溶岩进行溶解和冲刷,结果在岩石内造成了空洞,使岩石结构发生变化和破坏,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地貌景观,造成了特殊的地下水类型,降低了原有岩石的强度,导致了较复杂的地质问题。   岩溶在我国分布广泛,有的岩溶发育在岩盐类岩石(如:岩盐、钾盐)中;有的发育在硫酸盐类岩石(如石膏、硬石膏)中;但以碳酸盐类岩石中发育的岩溶现象最为普遍,如石灰岩、白云岩等在我国西南各省几乎到处可见,岩溶地质现象奇丽壮观、引人入胜,尤其是广西桂林之岩溶现象更为著名,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称,是世界游览圣地之一。   我国岩溶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地区,其中桂、黔、滇、川东、鄂西、粤北连成一片,面积达56万km2。另外,在华北、华东、东北地区也有分布。 (二)岩溶的形态特征  常见的岩溶形态有以下几种:P122~124。  2.漏斗和落水洞  4.峰丛、峰林和孤峰  5.干谷  6.溶洞  美国肯塔基州的猛犸洞长达240公里,是世界之冠。  7.暗河 二、岩溶的形成条件及发育规律 (一)岩溶的形成条件   1.可溶性岩石   2.岩石的裂隙性   3.水的溶蚀能力   4.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   岩溶水随深度的不同,有不同的运动特征,分别为:   (1)垂直循环带    (2)季节循环带;   (3)水平循环带;   (4)深部循环带。 (二)岩溶发育规律   在岩溶发育地区,各种岩溶形态在空间的分布和排列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它们主要受岩层产状、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的控制。   1.岩层产状的影响   可溶岩和非可溶岩的相对位置及产状对可溶岩中是否发育有岩溶有很大影响。   2.地质构造的影响   褶曲、节理和断层等地质构造控制着地下水的流动通道,地质构造不同,岩溶发育的形态、部位和程度都不同。   3.地壳运动的影响   类似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受侵蚀基准面的控制一样,地下水对可溶岩的溶蚀作用同样受侵蚀基准面的控制。而侵蚀基准面的改变则是由于地壳升降运动所决定的。 三、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   随着社会建设的日益发展,必然会有更多的工程建筑物在岩溶地区兴建,因而碰到一些较复杂的地质问题,且导致的工程地质问题也是多方面的,它对各项工程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及危害。概括起来,与岩溶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有:   1.可溶岩石强度的降低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可溶性岩石均匀性溶蚀及非均匀性溶蚀对地基的影响问题;   2.地表岩溶现象如溶洞、溶槽、石芽、溶蚀漏斗等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3.地下岩溶如溶洞,溶蚀裂隙、暗河等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在岩溶地区开采矿产或修建地下工程建筑物,岩溶水突然发生涌水,淹没坑道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等。   4.在岩溶地区修建水利工程设施,如水库、水渠以及其它工程等。坝基的稳定性及可能的渗漏问题;   5.岩溶地区地下水一般较丰富,若在岩溶区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造成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由此而引起的地表塌陷,影响和危害各种建筑物的安全。   6.利用天然溶洞做地下仓库或厂房。溶洞顶底板的安全稳定问题;   7.在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化作用,常有大量石灰华及其他物质堆积,若在堆积物上选择地基时可能产生的不均匀沉陷的问题等。   总之,和岩溶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多方面的,而且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往往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四、岩溶的防治措施   1.挖填:   挖除岩溶形态中的软弱充填物或凿出局部的岩石露头,回填碎石、混凝土和各种可压缩性材料以达到改良地基的目的;  4.排导:水的活动常常对岩溶地基中的胶结物或充填物进行溶蚀和冲刷,促使岩溶中的裂隙扩大,引起溶洞顶板坍塌,故必须对岩溶水进行排导处理。在处理前,首先应查明水的来源情况,实地的地形,生产条件和场地情况,然后采用不同的排导方法,如对降雨,生产废水则采用排水沟,截水盲沟排水;对地下水可采用排水洞、排水管等排除,使水流改道疏干建筑地段;对洞穴或裂隙涌水或用粘土、浆砌片石或其它止水材料堵塞等。 (二)水工建筑物的岩溶处理  在岩溶地区修建水利工程建筑物,渗漏和塌陷常常是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因此防治的措施有设置铺盖、截水墙、帷帽、隔离、堵塞溶洞和导排等方法,这些防治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同时使用。其原则应依据实地的地质条件和具体的工程地质问题加以综合分析,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处理。 (三)铁路公路的岩溶处理  隧道是线路工程上经常见到的,隧道穿过岩溶区应视所遇溶洞规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