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PPT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1 材料2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据材料1、2,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 知识点拔 背景:明清——封建社会晚期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阶级关系: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专制严重束缚人们思想,反对传统思想出现 对外关系:闭关锁国,外国侵略;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传统理学阻碍社会进步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的进步思想 1)反对把孔子吹捧为神圣,反对以孔子 的是非为标准,挑战孔子及其儒学的 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2)批判“存天理,灭人欲” 主张人应当享受正当的私欲。 2、代表作: 3、评价 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藏书》《焚书》 试观公之行事,殊无甚异于人者。人尽如此,我亦如此,公亦如此。自朝至暮,自有知识以至今日,均之耕田而求食,买地而求种,架屋而求安,读书而求科第,居官而求尊显,博求风水以求福荫子孙。种种日用,皆为自己身家计虑,无一厘为人谋者。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我怜东家之饥矣,又思西家之寒难可忍也;某等肯上门教人矣,是孔、孟之志也,某等不肯会人,是自私自利之徒也,某行虽不谨,而肯与人为善,某等行虽端谨,而好以佛法害人。以此而观,所讲者未必公之所行,所行者又公之所不讲,其与言顾行、行顾言何异乎?以是谓非孔圣之训可乎?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作生意者但说生意,力田作者但说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令人听之忘厌倦矣。 - 《焚书·答耿司寇》 ①生平:抗清、著书 ②进步思想: “天下为主,君为客”(限制君权,保证民权) 主张“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③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④评价:抨击封建君主专制,推动反专制斗争。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材料一“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 顾炎武(1613—1682) 亭林先生 代表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1)结合材料和教材归纳顾炎武有那些主张? 你认为什么是“亡国”什么是“亡天下”? 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 民族的命运。 (2)后人把他的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传统美德? 知识点拔 ①生平:弃科举,探救国 ②进步思想: 经世致用(实践求真知,解决现实问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④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材料:“严者,治吏之经也;宽者,养民之纬也;并行不悖,而非以时为进退者也” ——《读通鉴论》 王夫之(1619—1692) 船山先生 代表作:《船山遗书》 (1)问材料一反映了王夫之什么思想?什么是“宽”? (2)王夫之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知识点拔 ①生平:抗清、著书 ②进步思想: 世界是物质的,是不断变化的,有规律可循 考察研究认识论;朴素辩证法思想 ③代表作:《船山遗书》 ④评价:启示近代人们的思想方法,划时代意义。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李贽提出“更不言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