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恶性肿瘤靶向性生物治疗研究,包括利用肿瘤细胞特异抗原survivin mRNA直接转导DC细胞诱导survivin特异性CTL,.doc

创新型恶性肿瘤靶向性生物治疗研究,包括利用肿瘤细胞特异抗原survivin mRNA直接转导DC细胞诱导survivin特异性CTL,.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型恶性肿瘤靶向性生物治疗研究,包括利用肿瘤细胞特异抗原survivin mRNA直接转导DC细胞诱导survivin特异性CTL,

同行评议组别 临床肿瘤学 R206060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申 请 书 申报类别: 人才培养项目 项目名称: 滕理送、蔡真、曹江研究小组 滕理送 电 话: 0571 浙江大学/医学院杭州市庆春路79号310003 E-mail : lsteng@hos.zju.edu.cn 申报日期: 2006-5-24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二OO六年制 基本信息 申请者信息 姓 名 滕理送男1962年12月27日 博士 1994 职称 教授 肿瘤基础及临床,肿瘤分子生物学 lsteng@hos.zju.edu.cn 电 话 0571 依托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 身份证 330104621227121 申请者是否近三年调入在浙单位工作 否 申请者曾主持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302644 申请者正在主持的国家和省部资助经费在20万元及以上的研究项目名称、来源和研究期限: 新型免疫增强型肿瘤裂解病毒的研制,国家自然基金,2006-2008;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新发的分子机理和干预研究,973项目子课题,2003-2007;一个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相关的新蛋白P34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2005-2007 滕理送、蔡真、曹江研究小组 人才培养项目 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 医药科学/临床肿瘤学 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2007年01月-2009年12月 50.0万元 申请经费 50.0万元 项目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简介(限400字) 肿瘤生物治疗由于具有特异性强和副作用相对较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省的肿瘤生物治疗工作起步较早,但规模很小,且总体以应用性工作为主,研究水平较低,缺乏创新性,目前在国内远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地。本项目拟开展创新型恶性肿瘤靶向性生物治疗研究,包括利用肿瘤细胞特异抗原survivin mRNA直接转导DC细胞诱导survivin特异性CTL,以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利用cox-2、hTERT和survivin基因的启动子联合调控腺病毒复制,同时结合腺病毒作为基因载体的作用,携带外源性IL-18,以期更明显地提高腺病毒增殖的特异性和杀伤力等等;为进一步提高恶性肿瘤生物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手段。通过本项目的工作,将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团队,并带动我省在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工作,使我省在这方面的工作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在某些方面达到国内领先。 肿瘤生物治疗;树突状细胞;肿瘤裂解病毒;启动子肿瘤治疗学 公共卫生与重要疾病防治的关键科学问题 项目组主要成员 编号 姓名 出生日期 性别 职称 学位 单位名称 电话 项目分工 每年工作时间(月)(((月) 1 滕理送 1962年12月27日 男 教授 博士 浙江大学/医学院 05718 2 蔡 真 1962.01.31 女 教授 博士 浙江大学 0571申请人 8 曹 江1966.01.28 男副研究员博士浙江大学0571申请人8 4 5 6 7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生 硕士生 参加单位数 3 3 0 0 0 0 0 1 说明:1.个人介绍部分申请者必须填写,其他人员可以不填写; 2.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及参加单位数由申请者负责填报,总人数自动生成; 3.第一人必须是申请者,信息从前面自动读入,但每年工作时间必须手工录入。 个人介绍: 滕理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兼肿瘤外科主任,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肿瘤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美国癌症研究学会会员(AACR),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ASCO),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理事,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及肿瘤转移分会委员,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实验室副主任。自1984年从原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长期从事肿瘤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1987年9月及1991年9月在原浙江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分别攻读医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肿瘤学家郑树教授,从事恶性肿瘤的光动力学治疗研究及大肠癌p53基因实验性基因治疗研究,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七五”和“八五”攻关课题“大肠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在省内率先开展恶性肿瘤的实验性基因治疗研究工作,发现恢复人野生型p53基因的功能及用反义RNA技术阻断肿瘤细胞的突变p53基因均能抑制人大肠癌细胞系SW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