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复习PPT.ppt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复习PPT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公民为主体1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2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与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3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 的具体表现。4 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指 义务。5 公民的根本的行为准则是: 义务。6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 ,是 而存在的。 都是实现人民利益(人民当家作主)的手段和途径。公民既是 的主体,又是 的主体。1.?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是村民自治的基础。2.?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加强了对基层行政的制约和监督。3 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都是由村民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4 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是: 。5 最广泛而深刻的民主实践是: 。6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保证人民群众 行使权利。(提醒:村民自治的基础是自己选举当家人。)?(提醒:村委会不是政府机关,不行使行政权力。)?(提醒:村民会议。)?B越来越多的微博用户通过微博为政府的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是 A. 专家咨询制度 B.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C. 社会听证制度 D.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世卫组织确定2015年4月7日的世界卫生日主题为“食品安全”。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中,你可以A.行使宪法规定的监督权,就食品商贩不法行为进行举报B.依法行使质询权,当面质问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C.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就规范食品市场秩序建言献策D.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民主决策DC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某地就是否对家用轿车实行单双号出行公开向市民征集意见。假如你通过电子邮件向地方政府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种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是:A.信访举报制度?B.社会听证制度?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D.舆论监督制度.岁末年初,国务院各部委、全国各省2014年信息公开工作报告陆续上网“晾晒”。 信息公开在关键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向权力清单、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财政资金信息等“深水区”迈进。从公民角度,了解和掌握这些信息①有利于公民向决策机关提出建议 ②体现了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③为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拓宽了渠道 ④为公民求助于政府提供了途径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①③D近年来,江苏省提倡让社区居民对相关事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监督。某社区于是举行了关于公民政治参与的交流活动。根据右边列举的政治现象,我们可以判断①甲参与了对政府的民主监督 ②乙行使了宪法赋予公民的选举权③丙依法参与了民主管理 ④丁参与了政府的民主决策过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1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2 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三权四义)3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4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特别关注意义、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特别关注如何监督及监督的意义)5 公民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1 从政治生活角度谈如何看待公民行使的某项权利或自由?1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公民享有 或 自由:(根据材料定)2 公民行使该项权利或自由的意义(视材料而定.重点关注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的意义)3 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证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4 自由是相对的,没有不受法律限制的自由。公民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后面的知识需要展开)总结——结合材料进行评价。2 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来分析某种行为?抓住:从基本原则来分析。这是要用三大原则,一一分析。3 公民该如何行使某种权利1 特殊——行使该权利特定的要求。如选举权的行使、如监督权的行使。2 一般——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时政类谣言:3·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发生后, 出现了“昆明长水机场抓两个新疆人,称有人出一亿元让他们暴乱”等谣言。此类谣言的流传,会极大地损害信息权威,甚至引发社会恐慌,威胁社会秩序。生活类谣言。如像“羊年不宜生宝宝”“木耳猪血能清肺”等。这类谣言的盛行,严重威胁着信奉者的身体健康,更有甚者,威胁到生命财产安全。人物类谣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多次被传言死亡。此类谣言,由于维权难、辟谣难,往往对个人形象造成持久而难以挽回的危害。两高出台网络谣言司法解释:毁谤信息被转500次即可判刑(法制网2015年4月1日)有人认为,打击网络谣言等犯罪会损害公民言论自由权利,并且容易成为公权力的报复手段。事实上,这是打击网络谣言等行为的认识误区。本质上来讲,网络谣言与言论自由之间具有非常清晰的界线,谣言的信息内容并非属于言论自由的范围,打击网络谣言行为是为了净化网络环境,保护公民不受违法不良信息的侵害,从本质上也是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