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外伤害与家庭急救参考课件PPT
* 意外伤害与 家庭急救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心搏骤停后生命复苏的最基本医疗技术和方法。心搏骤停系指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引起全身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如迅速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逆转而免于死亡。现场心肺复苏将为抢救赢得最宝贵时间 (一)主要条件 1. 意识突然丧失,病人昏倒或短暂抽搐 2. 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或股动脉) 在此两项中最主要的是触摸大动脉没有搏动,应在15~30秒内作出诊断。切莫因反复检查耽搁时间 (二)其他条件 1.呼吸断续或停止 2. 面色苍白或紫绀 3. 瞳孔散大 此项在循环停止稍后才出现,不要等它发生后才确诊 确定心搏骤停后,应立即以徒手方法在体外实施急救 1.安置复苏体位 取仰卧位,背垫硬板。搬动病人应整体翻转,尤其有颈椎伤者,应防止颈部扭曲 2.心肺复苏的CAB步骤 一手置于前额,另一手触摸颈动脉搏动。用食指及中指指尖从气管正中部向旁滑移2~3cm即可触摸。如脉搏消失,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 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下压深度 至少5㎝ 按压频率 至少100次/分 最大限度减少中断(不超过5S) 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单人操作: 均为 双人操作: 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 A. 保持呼吸道通畅 意识丧失者,下颌、颈和舌等肌肉无力,舌根和会厌塌向咽后壁而阻塞气道,产生“阀门效应”病人吸气时气道呈负压,舌和会厌起阀门样作用,呼吸道阻塞加重 1.用按前额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捏闭病人的鼻孔,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张口紧贴病人的嘴用力吹气,使胸上抬 2.一次吹气后,放开捏鼻手指,眼视病人胸部下陷,做下次吹气准备 (1) 人工通气过程中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2) 吹气时不要漏气,要徐徐吹入(不要象吹蜡) (3)吹气时间应当超过1秒钟,两口气间隔3-4秒 (4)吹气量以能够见到患者胸廓运动为标准,约 500-600ml (5) 频率:成人12次/分 儿童16次/分 婴儿20次/分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1. 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冷汗消失 2. 瞳孔收缩到正常大小,有对光反 射 3. 自主呼吸恢复,呼吸深、畅;摸 到颈动脉搏动,> 50次/分 4. 有知觉、反应及呻吟等 呼吸道是人体气体交换的唯一通路。当人淹没于水中时,由于呼吸道被水、污泥等物堵塞,或因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从而造成窒息和缺氧,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溺水有淡水溺水和海水溺水的不同。淡水溺水是发生于江河湖水中或暴雨成灾时的溺水。由于血容量增加和血液稀释导致溶血,引起高钾血症和急性肾功不全;海水溺水多发生于海啸引起的洪涝灾害中,可因电解质紊乱,导致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 落水淹溺史 常见表现 神志不清、呼吸停止、双眼结膜充血、面紫、膨胀浮肿、口周及鼻腔内充满泡沫状液体、脉弱、甚至心跳停止。心肺复苏后常有呛咳、呼吸急促、两肺湿啰音,重者有肺水肿、脑水肿 ⑴首先迅速清理呼吸道 抠出口中水草和淤泥等 ⑵关于“倒水” 传统认为,倒出呼吸道(和消化道)中的积水是必不可少的常规处理。现代研究发现大多数溺水者只吸入少量的水,且吸入的淡水会很快由肺部进入血循环。10%~20%的溺水者系死于喉痉挛,而并未吸入任何水分,因而没有必要实施“倒水”操作耽误复苏时间 ⑶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有条件者给予吸氧、建立人工气道 ⑷保温,低温者需给予复温处理 火灾现场救护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 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者是被烧死者的几倍。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常用的建筑材料燃烧时还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聚氯乙烯、橡胶、尼龙、羊毛、丝绸等原料和物品燃烧时,能产生剧毒气体,对人的威胁更大 发生火灾后,要立即向“119”报警、迅速灭火及时撤离 15分钟内 火灾现场撤离 匍匐前进,用湿口罩、毛巾捂住口鼻逃出门外 浸湿外衣、毛毯或棉被冲下楼梯 用绳子、床单连接起来,固定一端,向楼下滑 迅速将伤员移至安全、通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迅速转移伤病员 立即脱离火源或热源,置于安静通风凉爽处,脱去着火衣服,扑灭火焰,脱离热源,小面积烧伤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_T 42615-2023 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pdf
- 标准规范文件:AGMA6011-I03-美标-高速齿轮技术规范.pdf
- 残疾人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方案.docx
-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章第3课《凸透镜成像》ppt课件2.ppt
- 2023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doc
- 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docx VIP
- (高清版)BT 20473-2021 建筑保温砂浆.pdf VIP
- 聚酯纤维羽绒混合物保暖性能相关性研究.pdf VIP
- 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标准版」.docx VIP
- 中学生物-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