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集的空间过程.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聚集的空间过程

02-12-19 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洞察眼前的一切,而在于预见即将发生的事 产业聚集的空间过程的三个问题 王 铮 毛可晶 刘 筱 中国科学院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产业聚集的三个典型现象 第一剑桥现象(Saxenian,1988,1994):高技术产业出现聚集乃至于集群 第二剑桥现象( Athreye,2000):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会停止 产业聚集在宏观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区位特征(王铮等,2004)。 问题的提出 聚集的机理是什么? 集群的内在特征又是什么? 聚集在空间上具有怎样的特征? 经典聚集理论 杜能(von Thunen, 1826)农业区位论 马歇尔(Marshall ,1920) 知识溢出与外部经济性 霍特林(Hotelling,1929)空间竞争过程 克鲁格曼(Krugman,1990)报酬递增理论 罗斯(Roose,2004)服务对聚集的重要作用 集群研究 Barff(1987),提出产业集群现象 Porter(1990) 将“集群”的概念纳入了竞争优势理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4)实证研究了欧洲的创新集群 Mccormick(1999) Altenburg(1999) Dayasindhu(2002) Ku (2005)对非洲、拉丁美洲、印度、台湾等企业集群作了实证分析 两者的本质关系 聚集实质上是一种经济过程。 集群是聚集作用下的一个微观表现形式,而产业(聚集)带则是聚集宏观表现形式。 问题一、第一剑桥现象——聚集 机理探讨 理论难题 Hotelling 难题 在霍特林过程中,当处于稳定状态时,企业的市场域相互临接。 而霍特林(hotelling,1929)认为两个企业互相背靠背,分享市场域,就是聚集。 也就是说,稳定状态的霍特林过程与聚集是矛盾的。 分析及模型构架 霍特林过程包含了一个基本假设:它假设技术进步缓慢,对产品的生产、销售并不起到关键作用。也就是说,霍特林过程基本忽略了技术进步对企业的意义。 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子。 知识溢出的重要作用。 模型 模型(续) 模型(续) 模型讨论 问题二、第二剑桥现象——集群要素及规模探讨 企业集群规模函数 模型的假设条件 考虑集群的一个最优半径,各个企业将在这个最优半径内离散分布。在中观的尺度上,人力资源吸引费用和土地租金反映了集群的服务条件和内在环境。 假设如下:集群区域为一个均质平原,即 “杜能”平原,中间有一个灯塔企业为其提供服务。用S 代表平原,半径为1;圆中心是灯塔企业的所在地。距离灯塔中心越远,土地租金越便宜。 建模 人力资源吸引费用函数: 企业所在地A的坐标为(X,Y);人力资源所处位置B坐标为(x,y) 令 ; 建模(续) 地租因子分析 假设离灯塔企业越远地价越低,本文采用以下形式: 对于一个占地规模为的企业,它的地租费用为: 我们将这两个因子构造成企业选择的费用函数: 模型意义 模型在空间尺度上构造了解析解,明确指出集群确实有规模限制的存在。 模型发现,适合大规模集群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或者是占地较少的企业。对于前者,典型代表是传统的加工业,如服装加工业等;后者的典型代表则是高技术产业。而占空间较大且工人密度相对较小的重工业等一般不适于产生集群。这与客观事实完全相符 问题三、产业聚集的区位因子 分析 要素分析 知识溢出环境 人力资本密集 气候环境 供应链环境 交通环境 贸易条件 区位因子量化分析 要素的获取 知识溢出环境的度量:各地大学密度(网大排名) 人力资本的度量:采用Jeong(2002)的模型 气候环境的度量:采用人生气候指数ICL 中国知识强度分布图 中国人力资本有效分布图 气候条件 统计检验 以地区高科技产出(Y)作为聚集效果的检验数,分别以衣着指数DICL(用C表示)、人力资本有效利用系数(用H表示),以大学指数(用I表示)作为知识溢出的作为自然条件、人力资本和知识溢出条件的量化指标,模仿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取 (4) 将模型两边取对数,取2004年1~6月份中国各地的高科技产出总值作为中国高科技产业必威体育精装版产出状态,以省区为单位开展回归分析,结果有相关系数为0.92659,在0.05置信水平上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 相关结论 知识环境、人力资本、气候条件已经基本上说明了高技术产业聚集的区域效果,统计检验已经显著。 供应链环境、商贸环境的影响出现在产业具有一定发展规模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