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地基加固和注浆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乐清地基加固和注浆方案

浙能乐清电厂循环水泵房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1.1 概述 循泵房地下结构为沉井结构(共2座),由于基底为软弱地基,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地基处理,同时为防止沉井施工过程中造成挤桩、断桩及沉井超沉等问题发生,桩顶以下5m范围内土体采用注浆加固处理。 1.1.1钻孔灌注桩:桩径φ1000,桩顶高程-14.90m,桩长约为9~42m(不包括桩顶超浇部分),成桩后桩顶至地坪段钻孔采用中粗砂回填。桩身材料为C30水下砼,总桩根数为2×70=140根。桩基持力层为(10)层强风化晶屑熔结凝灰岩,桩尖进入该层一般不小于1.5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3200KN。 1.1.2 桩顶土加固:采用分层劈裂注浆加固。面积为48.94m×37m×2,高度为5m,(-20.00m~-15.00m)。 1.1.3本工程座标采用厂区建筑座标系,高程采用85国家高程系。 1.2 工程地质条件 据勘探揭露,厂址区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土层和侏罗系凝灰岩。第四系土层主要分布于海涂和陆地水田及鱼塘部位,由全新统海积软土、上更新统冲海积粘性土及中更新统坡、洪积碎石类土组成。侏罗统凝灰岩分布于丘陵区与及靠近打水湾山附近的基底。现将厂址区的岩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 层,粉质粘土,灰黄色,黄褐色,很湿~湿,软塑~可塑。含有铁锰质斑点,表部有0.3米耕植土。该层分布于陆域农田区域。层底标高-0.07~1.47m;层厚1.00~2.80m。 2-1层,淤泥,青灰色、灰褐色,,饱和,流塑。含有有机质及云母片,混少量贝壳碎片,粘塑性很好。土质欠固结,下部(6m以下)土质较上部稍好。该层整个厂址场地,除山地以外均有分布,在海域滩涂部位一般顶部有0.3-0.5m,最大可达到1米左右的海涂浮泥。有关构筑物和设施请注意海涂浮泥的影响。层底标高-18.63~-1.78m;层厚2.50~20.10m。 2-2层,淤泥,灰褐色,浅灰绿色,饱和,流塑。似鳞片状,片径2-3毫米,厚层状,粘塑性好,偶见碎石及白色贝壳碎片。该层整个厂址场地,除山地以外均有分布。层底标高-45.30~-4.37m;层厚0.70~35.30m。 3 层,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软塑。具有明显的细鳞片状,粘塑性好,偶见贝壳碎屑。该层整个厂址场地,除山地及附近部位以外均有分布。层底标高-53.58~-14.46m;层厚3.70~19.30m。 4 层,碎石夹角砾,灰色,中密,夹角砾5%。分选性差,碎石为块状,块径3-6厘米,为凝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完整性差。该层主要分布循环水排水口附近区域,厂址的陆域部位,局部透镜体的状态分布。层底标高-29.67~-24.90m;层厚1.60~1.80m。 5 层,粘土,灰绿色,湿,可塑。厚层状,粘塑性好,夹铁锰质结核。该层主要分布循环水排水口附近区域,厂址的陆域部位,靠近山地附近,局部透镜体的状态分布。层底标高-42.63~-31.49m;层厚2.50~14.50m。 6 层,粗砂,灰色、灰绿色,稍密。砂占65%以上,角砾占10%左右,分选性差,磨圆度差。该层主要分布循环水排水口附近区域,厂址的陆域部位,靠近山地附近,局部透镜体的状态分布。层底标高-34.07~-5.97m;层厚0.40~3.80m。 7 层,粘土,绿灰色,湿-很湿,可塑-软塑。粘塑性好,厚层状,夹铁锰质斑块。见铁锰质渲染。该层土性质均匀性差,以循环水排水口附近区域状态较好,以可塑为主,在厂址的陆域靠近山地部位基本缺失,在离山地较远部位,状态较差,以软塑为主。层底标高-42.40~-35.97m;层厚1.90~9.10m。 7-1层,含砾砂粉质粘土,灰色、青灰色,很湿,软塑。厚层状,粘塑性好。含有约10-20%的砾砂、粗砂或碎石,该层主要分布在煤场以南部位的滩涂区。层底标高-74.47~-33.54m;层厚1.20~35.85m。 8 层,含粘性土碎石,灰色,稍密~中密,含粘土。碎石占50%,次棱角状,碎石为块状,块径3-6厘米,成分为凝灰岩,中等风化;粘土占20%,粘性土以可塑为主。该层性质不均匀。该层主要分布于山地及陆域附近,在主厂房部位该层底部大部有块石分布,当采用钻孔灌注桩穿过该层时,块石将对施工带来一定影响,并易产生对基岩面的误判,应予以注意。在升压站附近碎石含量减少,以粘性土混角砾为主。层底标高-18.63~-1.78m;层厚1.10~5.00m。 8-1 层,粉质粘土混碎石,浅灰绿色,可塑,稍密~中密,混碎石。含碎砾石约25-35%,最大砾径7-13厘米,一般约2-5厘米,棱角状,少量碎石已风化,母岩为凝灰岩,含中粗砂约5-7%,局部为纯粘性土。层底标高-7.18~-45.38m;层厚0.90~8.80m。 9 层,全风化晶屑熔结凝灰岩,褐黄色。已风化成土状,约占30%左右,夹全风化碎石,碎石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