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
研究意义
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已逐渐升至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心脏病患者已达2.3亿,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0%。心脑血管疾病因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已成为对我国中老年人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
当前,血管介入手术因其创伤小、时间短、安全性高、患者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成为医学界公认的治疗心血管病的重要手段。血管介入手术是指医生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导引下,操纵导管在人体血管内运动,对病灶进行治疗,达到栓塞畸形血管、溶解血栓、扩张狭窄血管等目的。但是,人工血管介入手术存在以下弊端:医生长期暴露在X射线环境下工作,对身体伤害很大;手术方法技巧性强,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高,培训时间长;操作复杂,医生疲劳和人手操作不稳定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手术质量。这些缺点限制了血管介入手术的广泛应用,机器人技术与血管介入技术有机结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1]。
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将缓解病人对医生需求,降低医生劳动强度,并提高手术的效率和治愈率,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机器人领域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在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中,通过推进机构将导管/导丝插入到特定的分支血管是整个手术的关键步骤,也是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要解决的主要突破口,所以推进机构的研究是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课题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完全创新的能够完成支架手术所需全部导管/导丝递送的推进机构,基于仿生学原理和HAM概念,建立推进机构的人机一体化创新设计和HAM人机系统控制的理论体系,并构建实验平台,解决现有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人机融合性差、人-计算机/机器人系统之间非对称交互的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急需实用的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理论价值。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导管/导丝推进机构的研究状况
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定位机器人、导管/导丝推进机构、推进机构的操作机构、影像导航设备和监控设备等,其中导管/导丝推进机构是关键设备之一。图1.1.1为加拿大Hansen Medical公司研发的Sensei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中的导管/导丝推进机构[2],图1.1.2为Catheter Robotic Incorporation研制的Amigo送管机构,这两种机构都属于主动导管的输送机构,能够实现主动导管的插入与抽出、旋转、导管头部的弯曲[3]。下面主要介绍被动导管/导丝推进机构的研究。美国Corindus公司研制了一种CorPath 200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该系统中的导管/导丝推进机构可以将球囊和支架沿导引钢丝送入血管病灶处,并采用一次性外壳解决部分消毒问题(图1.1.3)。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该机构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递送多种导管导丝的机构,从功能上来说已经最接近实际手术需求。图1.1.4和图1.1.5分别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日本香川大学研发的推进机构[5, 6],这两种机构都能够实现对介入导管的递送,并且还具有实时力反馈的功能,但均没有提及扩张球囊和支架等的递送。图1.1.6和图1.1.7是国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导管/导丝推进机构[7, 8]。两者都是由两个电机分别驱动导管做轴向进给和周向旋转运动,并且采用滚轮摩擦传动方式递送导管。
上述几种导管/导丝推进机构都存在以下问题:使用时需要将导管从一端穿入机构,然后从另一端穿出,导管/导丝装夹不便;导管/导丝夹持部件的清洗消毒困难;无法进行球囊和支架软端部分的插入和抽出。这些缺陷影响了机构的实际临床应用。燕山大学提出一种机构[9],解决了上述问题,但缺点是轴向进给和周向旋转不能同时运动(图1.1.8)。本项目申请就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导管/导丝推进机构。
图1.1.1 Sensei导管推进机构 图1.1.2 Amigo导管推进机构
图1.1.3 CorPath 200导管推进系统 图1.1.4 英国的导管推进机构
图1.1.5 日本香川大学的主从推进机构
图1.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导管推进机构 图1.1.7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导管推进机构
图1.1.8 燕山大学的导管推进机构
推进机构定位操控的研究状况
由系统构成可知,用于推进机构定位的机械臂的位姿调整方式也是机器人系统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定位机械臂主要包括主动式、被动式两种。主动式定位机械臂各个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