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3讲解课件
二、对外伤人员的急救 1.对烧伤人员的急救 (1).尽快扑灭伤员身上的火,缩短烧伤时间。 (2).检查伤员呼吸和心跳情况,查是否合并有其他外伤、有害气体中毒、内脏损伤和呼吸道烧伤等。 (3).要防止休克、窒息和疮面污染。伤员发生休克或窒息时,可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 (4).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感染。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外,对疮面一般不作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以保护表皮。 (5).把重伤员迅速送往医院。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柔,行进要平稳。 2.对出血人员的急救 常用的暂时性动脉止血方法有: (1).指压止血法 (2).加压包扎止血法 (3).止血带止血法 3.对骨折人员的急救 对骨折人员首先用毛巾或衣服作衬垫,然后根据现场条件用木棍、木 板、竹笆等材料做成临时夹板,对受伤的肢体临时固定后,抬运升井,送 往医院。 三、对溺水者的急救 发生水灾后,应首先抢救溺水人员。人员溺水时,由于水大量地灌入的肺部,可造成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所以,对溺水人员应迅速采取下列急救措施: (1)把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要立即送到比较温暖和空气流通的地方,脱掉湿衣服,盖上干衣服,不使受凉。 (2)立即检查溺水者的口鼻,如果有泥沙等污物堵塞,应迅速清除,擦洗干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使溺水者取俯卧位,用木料、衣服等垫在溺水者肚子下面;或将左腿跪下,把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救护者的右侧大腿上,使头朝下,并压其背部,迫使其体内的水由气管、口腔里流出。 (4)上述方法控水效果不理想时,应立即做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或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或体外心脏挤压。 四、对触电者的急救 (1)立即切断电源。 (2)迅速观察伤员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发现已停止呼吸或心音微弱,应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体外心脏挤压。若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时,应同时 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 (3)对触电者,如发现有其他损伤(如跌伤、出血等),应作相应的急救处 理。 谢谢! * (三)风窗-风机联合调压的原理 1、风窗-风机增压调节 所谓增压调节是指使两调压装置中间的风路上风流的压能增加。 增压调节又可分为风量不变和减少两种。 2、风窗-风机联合降压调节 作降压调节时,风窗安装在上风侧,风机安装在下风侧。 hw H H hw 风量不变 风量减少 二、调压气室-连通管调压防灭火的原理与应用 一般适用于封闭火区灭火。有单气室与双气室调压两种。 (一)、双调压气室--连通管调压原理与应用 1、布置方式 K1、K2:密闭墙。 F1、F2:辅助密闭墙。 在密闭墙和辅助密闭墙 形成的调压气室之间铺一 根金属管。 2、调压原理 辅助密闭墙增加火区的 漏风风阻,降低火区的漏风 压差;连通管与火区并联, 起到并联分风和降压的作用。 3、调压时的火区动态观察 火 F2 K2 D K1 F1 C A B 火 F2 K2 K1 F1 A B F1 K1 (二)、单调压气室--连通管调压原理与应用 1、布置方式及其调压原理。 在回风侧构成调压气室, 同时利用金属管将调压气室与火区进风侧相连。 要消除火区漏风,需满足下式: 式中:RT--连通管(包括闸门)风阻; RM--辅助密闭墙M与CB巷道风阻之和; RAB,RDA--分别为巷道AB和DA的风阻; 2、火区的动态观测 火 F2 K2 K1 A B C D 三、调整通风系统调节漏风压差 (一)调整通风系统的原则 1、增加火区或采空区的 并联(低风阻)风路;或减少火 区并联分支的风阻或风量 (不得在该分支增阻)。 2、增加火区所在分支或 其漏风流经路线上其它分支的 风阻;在非漏风流经的路线上 减阻。增阻或减阻巷道离火区 或采空区越近,效果越好。 3、当火区的漏风源与漏 风汇分别处于进回风井附近时, 应设法降低主要通风机负压; 4、降低火区漏风源的压能, 增加其漏风汇的压能。 E D F A B C 采空区 A D C B (二)通风构筑物的合理位置 在有漏风源或漏风汇附近的风路上,设置增阻型通风构筑物时,应遵循的总原则是:既起到应有的风流调节和控制作用,又不增大火区或采空区的漏风压差。 具体而言: 1、若在有并联漏风的风路上设置风窗等增阻型通风构筑物时,其位置不应选择在漏风的源与汇之间。 2、在有漏风源或漏风汇附近的风路上安设增阻型通风构筑物时,应将其设在漏风源的上风侧,或漏风汇的下风侧。 3、风门、调节风门和密闭墙等控制风流的设施设置后,应使采空区或火区同处于进风或回风侧,以降低其漏风压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