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

;;每年大约有9600万条尿道导管在世界各地销售,有1/4是在美国销售,在美国有16—25%的住院病人留置尿管,在留置尿管的病人中每日大约有3—10%获得菌尿症,其中10—25%的菌尿症病人出现尿路感染(UTI)的症状。在有症状的尿路感染者中,有1—4%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菌血症,菌血症的患者中有13—30%会死亡。;尽管大多数患者的尿道感染是自限性无症状菌尿或轻微感染,但当引流装置去除后,某些患者可能发生更严重的感染,如肾盂肾炎等。 尿道感染可使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美国每例UTI可使住院成本加大675美元,如发展成菌血症最少要增加额外费用2800美元),严重的尿路感染可导致死亡。因此,加强导尿管相关感染监测与控制,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泌尿道感染常分为上、下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包括输尿管和肾盂肾炎; 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 ;临床表现: 有症状患者常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出现排尿困难、下腹触痛、血尿、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或尿细胞排泄率白细胞≥30万/小时。 临床医师诊断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 插导尿管者应结合尿培养结果进行诊断。;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可诊断。 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G+ 球菌菌落数 ≥104cfu/ml、G- 杆菌菌落数≥105cfu/ml。 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是指病人有真性细菌尿而无任何尿道感染症状,该患者常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 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连续2次清洁中断尿培养(间隔24小时以上)为同一种细菌,或新鲜尿亚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非导尿或穿刺留取的尿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为排除污染可能,需重新留标本送检。 但应充分认识到,非插管的泌尿道感染通常由单一微生物引起,而留置尿管患者的感染通常由多种微生物引起(检出多种微生物并不一定表明就有污染)。 ; 尿标本应及时送检,若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即使培养结果细菌数≥104cfu/ml或≥105cfu/ml,亦不作为诊断依据,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 影像学、手术、组织病理或其他方法证实的、可定为的泌尿道感染(如肾、输尿管、膀胱、尿道),报告时应分别标明。;有明显尿路感染症状和白细胞尿的女性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102cfu/ml,提示泌尿道感染。 新鲜尿亚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常表明G- 杆菌感染,确诊率在80%以上,且一般无假阳性。;非留置导尿管病人,患者临床又无尿路感染表现,则要求2次尿培养的细菌数均≥105cfu/ml,并为同一细菌。 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在无菌操作下从引流管近端抽取标本,若培养的菌落数≥102cfu/ml,则提示有泌尿道感染存在。;非留置导尿管病人,镜检或尿试纸(白细胞酯酶)检查提示脓尿,高度提示泌尿道感染存在。如果试纸检查显示亚硝酸盐反应阳性,同时白细胞酯酶反应也阳性,则可以做出诊断。 非离心的尿液革兰氏染色试验阳性,也可作出诊断。 ;非留置导尿管,临床又无尿路感染症状的女性患者,尿液中细菌数≥105cfu/ml,先排除阴道炎,再考虑泌尿道感染。 尿培养霉菌阳性,但无临床症状,不算医院感染。但重新送检尿标本,连续两次以上培养阳性应诊断。 尿中培养出L型细菌,只算一次感染。 ;;按留置时间可分为 间断使用导尿管 短期留置导尿管 长期留置导尿管 ;泌尿道感染的发病机理 ;;;使用灭菌不彻底的器械 插管时会阴部消毒不彻底 消毒剂污染 未采用标准无菌技术 ;;;导尿管置入时插管局部消毒不严格、黏膜破损或无菌操作有疏漏; 导尿管护理质量差:接触尿管未进行手卫生;尿管粪便污染没有及时冲洗消毒。 ;;;泌尿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泌尿道感染常见致病菌; 导尿管相关 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制定预防与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并落实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职责。 应当接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置导尿管的维护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措施。 逐步开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 ;明确尿路置管的适应症 了解与尿管有关的感染并发症和患者的不适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