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围手术期处理-第7版PPT
切口的愈合分级☆ ☆ ☆ ☆ ☆ 愈合等级 愈合特点 表示法 甲级愈合 切口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 甲 乙级愈合 切口愈合欠佳,出现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 乙 丙级愈合 切口化脓感染,需做切口引流 丙 记录方法☆ ☆ ☆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愈合优良,记录为 “Ⅰ/甲” 胃大部切除术后切口红肿记录为“Ⅱ/乙” 第三节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一、术后出血 原因:术中止血不完善,创面渗血未完全控制,原痉挛的小动脉断端舒张,结扎线脱落,凝血障碍等。 部位:手术切口、空腔器官及体腔内 静脉造影 有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者,应预防性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间断气袋加压下肢和口服华法令(近期曾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或有胃肠道出血的病人慎用)。 高危病人(如曾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者),可联合应用多种方法如抗凝,使用间断加压气袋等预防静脉血栓。 第二节 术后处理 一、常规处理 术后医嘱这一医疗文件的书写包括诊断、施行的手术、监测方法和治疗措施,例如止痛、抗生素应用、伤口护理及静脉输液,各种管道、插管、引流物、吸氧等处理。 病人卧床期间:保持床铺和被褥的整洁。加强口腔护理,协助病人勤翻身,咳嗽和活动四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病人进食和饮水,协助并及时处理病人的大小便。 监测(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重危病人和主要脏器手术后,应保持病室的安静,按时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接好各种管道,并保证其通畅,准确记录排出量及其性质。 无创监测和有创监测 术后输液的用量、成分和输注速度,取决于手术的大小、病人器官功能状态和疾病严重程度。 禁食期间,每日应由外周静脉补入一定数量的葡萄糖,盐水和电解质。成年人每日补液总量为2500-3500毫升,其中等渗盐水不超过500毫升,其余液体由5%和10%的葡萄糖液补充。 输液与输血 三日后仍不能进食者,每日可静脉补钾3-4克,如有大量的额外丢失(如胃肠减压,胆瘘或胰瘘),应如数补入。 术后有严重低蛋白血症者,可间断补入复方氨基酸,人体白蛋白和血浆,有利于手术创的愈合。 慢性失血伴贫血的病人,术后应继续给予输血,以保证手术的成功。 观察和记录,防止脱落。 乳胶片引流一般在术后1~2日拔除,烟卷式引流大都在72小时内拔除。 管道及引流 胃肠减压管 上腹部手术前常规经鼻腔向胃内放置一减压用的橡胶管或硅胶管,术后接在胃肠减压器上,并需保留管道一段时间。 留管期间应保持该管的通畅,确实起到减压作用,同时每日准确记录引流物的总量,并观察其性质有无异常。 胃肠减压的目的是防止术后胃肠道过渡澎胀,减少对呼吸的影响和有利于胃肠道吻合口愈合。 留管时间在非胃肠道的手术为24-48小时,胃肠道手术则3-7天不等,待病人能自行排气或已大便时即可拔出。 导尿管 留置肛门和盆腔的手术后,常留有导尿管,留管时间长短不等,少数可长达1-2周。 留管期间应记录每日尿量,定时更换外接管和引流瓶,应防止尿管过早脱出。 留置时间较长的导尿管,应用呋喃哂林溶液冲洗膀胱,拔管前数日可先试夹管,每4小时开放一次,以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 营养性造瘘 不能切除的晚期食管癌或胃癌伴有梗阻时,有时需行胃或空肠造瘘,留置一较粗的软橡胶管。 通过永久性造瘘灌注营养物质(如混合奶或要素饮食),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应防止造瘘管的脱出,灌注营养液后,要适当冲洗管腔,保持造瘘管的通畅和清洁。 体腔与内脏的引流管 手术后的胸腔引流管、膈下引流管和总胆管内的“T”型引流管等,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术后应仔细观察引流物数量和性质方面的变化,定时更换外接管及引流瓶,保持清洁,防止脱出。 引流管留置的时间差异较大,确实达到治疗目的后,才能考虑拔管。 深静脉营养管 严防硅胶管的脱出和阻塞,及时更换营养液,预防空气栓塞的发生,每天更换输液附件,导管和输液针头连接处要用无菌纱布包好,减少污染。 导管的皮肤入口处定期消毒,涂以抗菌素软膏。如穿刺部位出现明显的炎症迹象,或是导管已完全阻塞,应提前拔出导管。 二、体位 手术后病人的卧床姿势取决于麻醉方法、手术部位和方式,以及病人的全身情况。 全麻未清醒之前,应平卧并将头转向一侧,以防呕吐物的误吸。 蛛网膜下腔麻醉病人,应平卧或头低位12小时,以防头痛。 颅脑手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施行颈、胸手术后,多采用高半坐位卧式,便于呼吸和引流。 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位卧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 。 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 腹腔有污染时,半坐位或头高脚低位。有利于炎性渗出物聚集于盆腔,预防膈下脓肿的发生,一旦在盆腔形成残余脓肿,手术引流也较为方便。 休克病人采用下肢抬高15°~20°,头部和躯干抬高20°~30°的特殊体位。 肥胖病人采用侧卧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