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竞争力的动态比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城市竞争力的动态比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09人文 韩超 主要内容 前言 1.研究区域和处理方法 2.指标体系的构建 3.山东省城市竞争力的动态比较 4.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5.结论 参考文献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的作用日益强大,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等的发展可以直接带动和影响周边整个地区各方面的发展。可以说城市综合竞争力就代表的区域竞争力。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以其现有在自然、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比较优势为基础,通过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与其它城市相比,在资源要素流动的过程中,形成更强的聚集、吸引和利用各种资源要素的能力,并表现出较其它对手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和提高居民福利水平的能力。城市综合竞争力反映了城市的生产能力、交流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及社会全面进步和对外影响力等,由此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国外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借助国家竞争力理论、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地区主要以北美、欧洲以及亚太地区为主,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城市竞争力研究产生的背景、城市竞争机制、竞争力评价以及竞争力提升策略等方面。波特的国家竞争力模型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家竞争力模型的影响较大。 国内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社科院的于光远先生,主要集中在城市竞争力问题提出的背景、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城市竞争力的测度和指标体系以及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措施等方面。对于城市竞争力的概念,郝寿义、倪鹏飞、仇保兴等各自发表了见解;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倪鹏飞提出弓弦箭模型理论,连玉明提出价值链模型理论;针对如何提升我国的城市竞争力,魏杰提出只有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才能提升我国城市竞争力。在实证研究方面,倪鹏飞等采用聚类分析对中国47个城市进行评价;许学强等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的时空演变。 山东作为全国经济和人口大省,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研究较多,集中于山东省各城市静态竞争力的横向比较,较少有关于山东城市竞争力的动态分析与影响机制的分析。本文基于当前城市竞争力的快速变化的特点,以山东省为例研究城市竞争力的变化规律与机制,有助于正确认识城市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 1.研究区域和处理方法 1.1研究区域现状 本文以山东省十七地市为研究对象,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和菏泽等城市(图1),总面积为15.7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2009年末总人口达到了9470万人(人口抽样调查数,《山东省统计年鉴2010》),占全国总人口的7.1%;地区生产总值为33896.7亿元,占全国的9.4%。作为全国的经济强省,山东是全国经济发展格局的缩影。研究山东省城市竞争力的动态变化,不仅有利于为增强各城市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撑,而且对于全国和其他地市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3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权威性与可获得性,本文所需主要数据均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2000》和《山东省统计年鉴2010》,部分数据来源于各城市的统计年鉴。另外,一些数据根据基础数据计算获得。 2.指标体系的构建 2.1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所有指标要概念科学,含义明确,范围界定清楚,统计口径一致,同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准确、全面、系统地体现城市的竞争力。 (2)实用性原则。指标应该具备可测性,计算方法容易掌握,分类方法一致,所需数据容易统计,统计数据确保权威性。 (3)完备性原则。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能全面反映和测度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和状况。 (4)代表性原则。选择那些最能代表城市竞争力本意和内容的指标,主要突出城市的发展效率、发展质量、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内容。 (5)可行性原则。在指标选择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根据研究城市的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并且指标必须明确。在目的确定的前提下,要求城市竞争力具有科学性、统一性、系统性,都是为了保证区域竞争力指标具有可比性,因为只有可比的竞争力指标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才能进行分析、判断,进而为决策服务。 2.2指标体系的建立 借鉴国内外学者已有的成果,在现有竞争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地级城市的具体情况,经过反复筛选及文献借鉴,选取了综合经济竞争力、交流开放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社会环境综合竞争力等四大类27项统计指标,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组 指标 意义 综合经济竞争力 GDP总量(亿元) x1 综合经济竞争力反映一个城市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 人均GDP(元) x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3 在岗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功能性消化不良11.ppt
- 前纵隔隐蔽部位畸胎瘤引起肺内机化性肺炎一例.ppt
- 加强全面医疗质量1.ppt
- 制药企业环境在线监测系统.ppt
- 前言与第一章心理学的概述.ppt
- 利用PubMed检索EBM文献.ppt
- 加强新农村建设.ppt
- 副神经节瘤 MRI 表现病理基础与诊断.ppt
- 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2012.ppt
- 动物分类学-02.ppt
- 专业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反思(汇总15篇).pdf
- 2024年机械加工中级工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 中医方剂歌诀七版为主补充五版.pdf
- 2021年海淀区城市大脑第一批平台建设项目磋商文件.pdf
- 三年(19-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原卷版+解析版).pdf
- 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热点题型专项突破(通用版).pdf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6篇.pdf
- 《儿科护理学》执业资格考试(小儿保健)考试试题.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pdf
- 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真题汇编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