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忧—回眸范仲淹和庆历新政.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年之忧—回眸范仲淹和庆历新政

千年之“忧” ——回眸范仲淹和庆历新政 皇帝:宋仁宗 宰相:范仲淹 小故事: 一日(宋仁宗)特开天章阁,召对(范仲淹等人)赐坐。【此于宋为殊礼矣。】给笔札,使其当面疏奏(改革政治的方案)。 愁啊愁, 愁到白了头。 社会危机何时解 让我再无心忧… 宋仁宗 范仲淹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因何而“忧”? 北宋社会之面面观——官吏篇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中 书 门 下 枢 密 院 (三衙) 侍 卫 马 军 司 殿 前 司 侍 卫 步 军 司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三司使 参知 政事 中央 统兵 调兵 北宋社会之面面观——财政篇 太宗至道末 岁入 22,245,800缗 岁出(小半) 余大半 真宗天禧末 岁入150,850,100缗 岁出126,775,200缗 余 24,074,900缗 仁宗皇祐元 岁入126,251,964缗 无余 ——根据钱穆《国史大纲》整理 缗(min):古代穿钱用的绳。——《新华字典》 冗费 当时是冗官冗兵的世界。冗官耗于上,冗兵耗于下,财政竭蹶,理无幸免。 积贫积弱 积贫:北宋政府财政困难,入不敷出。 积弱:北宋政府在对外战争中连连败北,以致被迫先后与辽、西夏签订了屈辱条约以换取苟安。 秦帝国 汉帝国 隋朝 大唐帝国 宋辽时期 范仲淹以何解“忧”? 古人解忧的方式有哪些? 借酒消愁 抒情写诗词,发表牢骚 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积极进取,迎难而上 ……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1015考中进士。 范仲淹为官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官名 1015年 广德军(今安徽)司理参军(狱官) 1021年 泰州海陵(今江苏)盐仓监官 1024年 兴化(今江苏)县令 1028年 密阁校理(校勘皇家典籍) 1029年 河中府(今山西)通判 1033年 右司谏(京城谏官) 1038年 越州(今浙江)知府 1043年 参知政事(副宰相) 从这张大事年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然则欲正其末,必端其本; 欲清其流, 必澄其源” 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范仲淹认真总结从政28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 (一)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 (二)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 (三)精贡举,即严密官吏的选拔制度。???? (四)择长官,即改革地方官员人事制度。???? (五)均公田,即调整多寡悬殊的官员公田(职田)。 (六)厚农桑,即重视农桑等生产事业。???? (七)修武备,即整治军备。? (八)减徭役,即裁并州县,减轻徭役。 (九)推恩信,即广泛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 (十)重命令,即要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 结合纲领和课本,范仲淹改革的重点放在哪里? 这在纲领中是如何体现的? 整顿吏治 选拔——官吏由何而来? 升降——官吏如何以用? 范仲淹的改革措施大部分得到了宋仁宗的采纳,于庆历三年向全国推广实践。 范仲淹之忧是否就此解决了呢? 新法被宣布废止,庆历新政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 为什么呢? 梳理这次改革的信息: 这次改革, 有着道德高尚的改革者? Yes or No? 这次改革, 有着位高权重的支持者? 这次改革, 有着切中时弊的改革措施? Yes or No? Yes or No? 这次改革, 有着经验丰富的政治家? Yes or No? 范仲淹之“忧”何以未解? 观点一: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主持新政的范仲淹等人,受到各种攻击,被迫离职。 ——教材编写者 观点二:范仲淹实施“明黜陟”“抑侥幸”这两项失之“太猛”,以致激起“庸人”的反对;如果范仲淹改革,“先国家之常行,后庸人之重害”,也许能够成功。 ——南宋人叶适 观点三:“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履官吏……然更张无渐,规模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所以导致新政失败。 ——《宋史·范仲淹传》 观点四:“本就对范仲淹等人有戒心的宋仁宗,最终下决心将范仲淹等人逐出朝廷。(因为)……它(改革)抵触了宋朝的家法。” ——现代史学家邓广铭 观点六:庆历新政夭折的主要原因是仁宗的始从终弃。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