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兴衰”第页共5 页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西汉的兴衰 [基础知识.docVIP

“西汉的兴衰”第页共5 页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西汉的兴衰 [基础知识.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汉的兴衰”第页共5 页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西汉的兴衰 [基础知识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西汉的兴衰 [基础知识]“楚汉战争” 西汉建立 “休养生息” 黄老无为 “文景之治” “七国之乱” 汉武帝“大一统” “尊儒尚法” “昭宣中兴” 外戚与宦官专权 王莽改制 [基本理论] 1.西汉初年吸取了秦亡教训,并鉴于长期战乱的破坏,才实施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并达到了长治久安的目的,从而认识历史借鉴的作用。 2.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在一定条件下实施的,对西汉、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正反方面作用。 3.从西汉的兴衰,看制度对一个政权和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能力培养] 1.通过对汉初休养生息、汉武帝大一统不同背景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分析重要历史事件原因的能力。 2.从各方面比较秦汉二朝一短一长,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秦汉两朝遵循的不同统治思想,分析法儒两派对现实政治的不同作用。 [重点难点]休养生息、大一统的原因分析 统治思想的演变 [教具教法]插图 典故 讨论 地图 课外资料。教师设计讨论题,归纳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秦亡原因及历史教训分析,引入楚汉战争,及刘邦、项羽故事说起,导入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BC206年至BC202年)。请同学根据语文课与初中历史课上的学习,回顾,并穿插一些典故。如“四面楚歌”、“八面埋伏”、“霸王别姬”、“鸿沟”、“楚河、汉界”、“垓下之围”等。 2.西汉建立。BC202年,刘邦为汉高祖,国号汉,定都长安。 [提问]请同学根据语文课上所学贾谊《过秦论》中提出的秦亡观点作一番评价刘邦其人历史作为。 刘邦为历史的最大贡献是汉承秦制,维护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汉由庶民建立而成,高祖曾为亭长,萧何为县政府小吏,陈平是屠夫出身,韩信曾为乞丐,黥布、彭越曾为盗贼。 汉初布衣将相局面,为政治革新提供了可能。高祖不会采取法家,但出身低微,靠武力打天下,蔑视儒学,骂儒生为腐儒。“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刘邦在高阳见儒生郦食其时,刘坐在床边由两婢女洗脚,但知道变通的陆贾和叔孙通常处于他身边。 刘邦称帝时,陆常于身边赞诗书,刘“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刘邦以为言之有理,故命陆写《新语》12篇,请无为而治,儒法并用。教法劝善,法令除恶,实行无为。叔孙通说“儒者难于进取,可以守成。”采用古代礼仪和秦朝仪制度,效果很好,刘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资料] 以刘邦为例,项羽派部下丁公追捕刘邦,至,刘求其放过他,保证将来报答,丁放过了他。又派黥布追捕,刘邦求其勿追,黥布不肯,刘逃亡,憎恨黥布。立国后,二人来投诚刘邦。刘邦赏黥布而杀丁公,史记载“刘邦杀一人而使天下惧”。刘邦62岁那年回得故乡,写《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里所说的猛士是指“治国之人”。于是刘邦离开故乡后直接来到曲阜祭祀孔子。刘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的皇帝,当时,大儒叔孙通和陆贾都在刘的身边。 二.汉初休养生息。 [提问]汉初为什么要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提示分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回答。 背景:吸取秦亡教训,与民休息。 致力铲除异姓诸侯王,稳定边疆。(BC202年立国初,封异姓王七国,同姓王九国,侯国一百余,封侯只食邑,不理民政。吕后将得意功臣韩信处死时,“且喜且怜之”,班固载“且喜且哀之”。) 轻徭薄赋慎刑。 措施——重农抑商:罢兵归家,复故爵田宅,免自卖奴婢者为庶人,抑制商人,十五税一。 作用:增加了劳动力,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使“邑里无营利之家,野泽无兼并之民,万里之统,海内赖安。” 三.黄老无为与文景之治。 1.采取“黄老之术”的原因与情形。 2.文景之治。 (1)文景重视农业生产,多次减免田租赋役,开放山林川泽,鼓励农民进行副业生产,活跃商业市场。工商地主“以末致财,用本守之”。 (2)改革法律。文帝笞刑取代肉刑,景帝取消笞刑,断狱从轻,狱事减省。 (3)提倡节俭,制约侈糜,减省财政支出。 四.七国之乱。 [提问]为什么汉初即会出现“七国之乱”?提示同学分析汉制与秦制的不同。点明不同的主观原因,汉代采取“郡国并行制”。 背景:分封同姓王巩固了统一,但埋下的地方割据的陷患。景帝时晃错上《削藩策》,景帝采纳。 [资料]吴王刘濞为高祖侄,长子刘贤在文帝时侍从皇太子即后来景帝饮酒博弈,两人争执,刘贤被景帝打死,皇室将尸体送吴埋葬,吴坚持送回长安埋葬,有让文帝受道德谴责的样子,吴王并于后来称病不朝。另吴处长江中下游,矿、铜、盐丰富,减轻了人民赋税,接纳豪杰。御史大夫(机要秘书长)晁错说:“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事件:BC154年,吴王刘濞以“诛晁错,清君侧”名,策动七国叛乱。景帝派周亚夫将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