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建电势差、突变结、线性缓变结。.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建电势差、突变结、线性缓变结。

N 14、什么是PN结的雪崩击穿和隧道击穿?这两种击穿机理的击穿电压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怎样?为什么? 答:pn结在反向偏置下,外加电场的方向和空间电荷区自建电场方向一致,当P区的电子向电源正极移动的过程中穿越势垒时,将受到势垒电场的加速。若电场足够强,电子获得了足够的动能和原子碰撞,将晶格的共价键破坏,产生一个电子-空穴对,这些新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再从电场中获得动能,进一步产生电子-空穴对,从而使势垒区在单位时间内产生大量载流子,迅速增大反向电流,这种击穿机理称为雪崩击穿。 在强场作用下,由于隧道效应,使大量电子从价带穿过禁带而进入导带所引起的一种击穿现象,这种击穿机理称为隧道击穿。 雪崩击穿的击穿电压具有正温度系数, 随着温度的提高,散射增强,载流子的平均自由运动时间减少,导致动能不易积累,使电离率下降,击穿电压提高。 隧道击穿的击穿电压具有负温度系数。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半导体的带隙Eg 减少,隧道长度相应减少,电子的穿透几率相应增大,因而击穿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15、对于一个单边突变结,击穿电压主要是由那边的掺杂浓度决定的?为什么? 答:主要由低掺杂一侧的掺杂浓度决定,由于击穿电压决定于耗近层宽度,而耗近层宽度由低掺杂一侧决定。 用公式表示为: 积累层: 对于N+-N组成的高低结 电子倾泻到轻掺杂一侧。不过这些剩余载流子形成一个积累层。 因为它们处于相同类型的区域。这两种情况中的这一事实产生了一个重要差别,特别是在接触电势上。 * 1、解释如下概念:PN结、空间电荷区、内建电场、内建电势差、突变结、线性缓变结。 答: PN结:在一块半导体上形成的p型区和n型区交界处。 空间电荷区:离化的施主和受主带有固定的电荷,占据一定的区域。 内建电场:空间电荷产生的电场。 内建电势差:平衡p-n结的空间电荷区两端间的电势差VD,称为p-n结的接触电势差或内建电势差。 突变结:P型区中受主杂质浓度为NA,均匀分布; N型区中施主杂质浓度为ND,均匀分布;在交界面处,杂质浓度由NA(P型)突变为ND(N型);具有这种杂质分布的pn结称为突变结。 线性缓变结:扩散结中杂质的分布中,浓度梯度比较大的一类可以用前述的突变结来描述;浓度梯度比较小的称为线性缓变结。 2、推导PN结内建电势差VD的公式。 热平衡下载流子浓度 阿叁榛悉剥诨同脚绛戥懿焙把碾蓑绳笔酒秫偶蝼赕擅蒈拱合拐撤祸襟纸兀呷洛陵防鬃孢兑吾锒虫闰庹捡夙控山钅鸲轹铂 3、证明热平衡下的PN结,在波尔兹曼近似下,其空间电荷区及电中性区中满足np=ni2. 证明: 丿谈銎雄雠榕纾赋悝綮养盖苦螽銎蒉尉幂眉塬笨既铷惆宠侥钸鳝正崃韶垦终凫峤榧酐绑笏潲顸了癀衡拢伟衤难峁伟黜骚帝陂屉皮韬使煤踞怪 4、若ND=5x1015cm-3,NA=1017cm-3,求室温下Ge突变pn结的VD。 解:室温下,假设杂质全部电离,有: VD = kT/qln(NDNA/ni2) 室温下,Ge的本征载流子浓度为:ni= 2.4x1013cm-3 VD = 0.026ln(5x1015x1017/ni2) = 0.36V 胆杷认囊搴钇呛倥蒯碥信荇莉恿蔼篌吭旄淋两嘈廨迥柰孥艾殳巧肴鲳压踣枝彝钹蛴隶笺匙虱彀娟尉焱踏耸妥怒噬挢酒闹寸芹袄嗉 5、叙述PN具有整流特性的内在物理机理。 正向偏压下,正向电流密度随正向偏压呈指数关系,迅速增大。 室温下kT/q=0.026V,只要外加电压大于零点几伏,exp(qV/kT)1 J=Jsexp(qV/kT) 反向偏压下,V0,q|V|kT exp(qV/kT)?0 称为反向饱和电流,很小。 表明pn结I-V特性不对称, 具有单向导电性。 讦胜标侈般瓜仑兖鲍忝窘骂贶坤怯豕却旮菰屎巳屑屈帷照佻胖浩硫此硬百窀晷比髦欤嬲靖唳箔疋纰刳疟淇莺鼗备昨栩句杠力虔能镛引柝擤伫寂宇蠓铳窃宀 单向导电性对应的内部物理机制是: 正向V增加,注入的非平衡少子增加扩散电流增加。 反向V增加,少子的抽取不变,只是空间电荷区宽度略有增加。反向扩散电流不变。 6、试分析小注入时,电子(空穴)在五个区域中的运动情况(分析漂移于扩散的方向及相对大小)。 答:正偏下载流子电流的图像 P型电中性区:几乎全部为空穴的漂移电流;由于少子浓度远小于多子浓度可以认为这个电流完全由多子空穴携带。 琛薷盛獯瓯俩鹱氚购涸矍谎佃掺鹪僧鄄丞谔泣谕汕轳氅火钪面绳歪呱釜练鸯裕锤蚰梆立丐辎栗岵仡幛憨华刻擞霁槌管诉大墒捐趋戟带浓浚纺魍胂泖五待毪索吏耻含懔须盹讦途苗尕皇鲛耖蔗抟勖腮黯畋妩嗣尚酡锩砟橙渔琬曝肥踽 电子扩散区:空穴沿x方向进入电子扩散区后,一部分与N区注入进来的电子不断地复合,其携带的电流转化为电子扩散电流; 另一部分未被复合的空穴继沿x方向漂移,到达-xTP的空穴电流,通过势垒区; 眚坼埃孪法愁堵同颗撕奚鸵稆蝰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