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PPT
第八章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准确全面的检查对诊断牙周病,确定病损的严重程度及制成治疗计划至关重要;第一节 收集病史;牙周检查;2、简化的口腔卫生指数(simplified oral hygiene index, OHI-S), 包括软垢指数(debris index,DI)和牙石指数(calculus index, CI);牙石指数:颊舌面 0 = 无牙石 1 = 小于1/3牙面 2 = 1/3-2/3牙面 斑点状龈下石 3 = 大于2/3牙面 连续片状龈下石;牙周检查;牙龈的检查;龈缘位置 正常:釉牙骨质界冠方2~3 mm 牙龈炎:结合上位置不变,形成龈袋 牙周炎:附着丧失,形成真性牙周袋;反映牙龈炎症状况 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 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 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1、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 0=健康 1=轻度炎症 2=中度炎症 3=重度炎症;2、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 0=健康,无炎症及出血 1=轻度炎症,探诊不出血 2=轻度???症,点状出血 3=中度炎症,血在龈沟内 4=中度炎症,血溢出龈沟 5=自发出血 ;3、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 ;牙周检查;牙周探诊是最重要的牙周检查方法 探诊内容 探诊深度,牙周袋的位置,范围,形态 附着水平:反映牙周组织破坏程度 探诊后出血:反映牙周组织炎症程度 龈下牙石 根分叉病变;根面情况的探查 牙根面龈下牙石分布及其量的多少 根面有无龋坏 根面形态 根面粗糙度;工具:牙周探针 其顶端为钝头,顶端直径约0. 5mm,探针上有刻度。 正常龈沟平均深度:1.8 mm 临床探诊深度 <3mm ;1.握持探针的方法:改良握笔式 2.支点:口内支点,也可口外 3.探诊力量:20-25g 4.探入方向:平行牙体长轴,紧贴牙面,避开牙石 5.探针的移动:提插式移动 6.邻面的探查:紧贴接触区,探针稍倾斜探入接触点下方龈谷处 7.探诊顺序;牙周探诊: 部位 方法 支点 力度 顺序;探诊深度 (probing depth, PD) 袋(沟)底至龈缘的距离 健康状态:探针进入结合上皮1/2-2/3深 牙龈炎:探针止于结合上皮最根方的0.1mm处 牙周炎:探针穿过结合上皮进入结缔组织,止于健康结缔组织冠方 临床探诊深度超过组织学上袋底的位置;探诊深度与炎症的关系;影响探诊准确性的因素 探诊力量 探入角度 探针的粗细及形状 探针的精确度 牙石的阻挡 牙龈炎症程度;附着水平 (attachment level,AL) 袋(沟)底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 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 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 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 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 是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一个重要标志;牙周探诊;Glickman分度(1958年) Ⅰ度 分叉区骨质吸收轻微,从袋内可探及根分叉外形但不能水平探入;属于骨上袋。X-ray:通常无改变 Ⅱ度 多根牙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根分叉区内已有骨吸收;探针可水平方向部分进入根分叉区但尚不能与对侧穿通。X-ray:分叉区的牙周膜增宽,或骨质密度小范围降低 Ⅲ度 根分叉区的牙槽骨全部吸收;探针能水平进入根分叉区与侧穿通,但仍被软组织覆盖。X-ray:根分叉区完全的透射影 Ⅳ度 根间骨隔完全破坏,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X-ray:根分叉区完全的透射影;Hamp Nyman分度(1989年) Ⅰ度 探针能水平探入根分叉区,探入深度小于牙齿宽度的1/3; Ⅱ度 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超过牙齿宽度的1/3,但尚未与对侧穿通; Ⅲ度 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探针能顺畅通过。;牙周探诊;牙周探诊;牙周探诊;牙周探诊;牙周探诊;牙周检查;方法:前牙,后牙 记录: Ⅰ度 小于1mm 或颊(唇)舌向松动 Ⅱ度 1-2mm或颊(唇)舌和近远中向松动 Ⅲ度 大于2mm或颊(唇)舌、近远中和垂 直向均松动;第三节 咬合关系的检查;;牙合创伤的临床指征;食物嵌塞检查 ;第四节 临床X线片检查;临床X线片检查;临床X线片检查;临床X线片检查;临床X线片检查;临床X线片检查;牙槽骨高度 正常:牙槽骨顶位于釉牙骨质界根方 1~2mm 牙槽骨水平吸收:骨嵴顶距釉牙骨质界距离2 mm 记录方法 牙槽骨吸收的程度以牙根长度为标准,记录牙槽骨吸收占根长的1/3、1/2、2/3 记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8课 隋唐政治演变与民族交融-【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魅力课堂教学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人力资源管理开题(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必威体育精装版】.docx VIP
- 《生产调度与控制实务》课件.ppt VIP
- 2025水电工程信息分类与编码第4部分:水工建筑物.docx
- PMP项目管理培训课件项目.pptx VIP
- xx公司集团中铁工程部内部管理制度.doc VIP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资格证书考试及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盐酸普鲁卡因工艺说明书8.pdf VIP
- 外研版小学三年级的英语第一单元试题.doc VIP
- 经济学原理(第8版)微观经济学曼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