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与学科兴趣―以通识课心理学为例.pdfVIP

学习策略与学科兴趣―以通识课心理学为例.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策略与学科兴趣―以通识课心理学为例

通識研究集刊 第 八 期 2005 年 12 月 頁 197~208 開南管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學習策略與學科興趣—以通識課心理學為例 ∗ ∗∗ ∗ ∗ ∗ 黎士鳴 楊堯翔 陳秋君 蘇湘琇 陳楓媚 摘 要 本研究採用橫斷性調查法,瞭解個體學習策略與學科興趣間的關係。163名 修習心理學課程的大學生,填寫了學習策略量表以及學習狀況評估表。結果發 現,採用深度學習策略者,會提高學科之喜好度、投注程度以及未來學習動機。 而策略性學習者,雖然會得到高分,但卻不會增加學科的未來學習動機。未來, 若要增加個體的學科投注程度以及未來的學習動機,則需要協助同學採用深度學 習策略。 關鍵字:心理學、學習策略、通識教育 ∗ 中正大學心理所 ∗∗ 中正大學心理系 197 2 通識研究集刊 第八期 Learning Strategy and the Learning status in Psychology Li, Shih-Ming 、Yang, Yao-Xiang 、Chen, Qiu-Jun 、Su, Xiang-Yiu 、Chen, Feng-Mei Abstract In this study, we use the cross-section stud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arning strategy and the learning status. 163 under-graduated stud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nd completed the learning Strategy scale and the learning status questionnaire. The strategy of the deep approach were related to the interesting, involvement and motivation for psychology. The strategy of the surface approach was related to the grade but not to the motivation. In the future, we must teach student using the deep approach for specific. Keywords: Psychology 、Learning strategy 、General education 198 學習策略與學科興趣— 以通識課心理學為例 3 學習策略與學科興趣—以通識課心理學為例 黎士鳴、楊堯翔、陳秋君、蘇湘琇、陳楓媚 壹、緒論 一、 研究背景 21 世紀是高壓力時代(O’Connor,2005) ,同時也是一個心靈空虛的時代。隨 著生活步調的加快,生活壓力也隨之增加。在這高壓力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因應 壓力呢?從最近的新聞事件來看,名人的自殺以及相伴而來的高自殺率,顯現目 前國人的抗壓性普遍不足。在追逐生活滿足的過程中,對於自我的心靈成長以及 抗壓性的增加明顯地不足。當個體缺乏內在心理資源,面對壓力來時,就無法抵 禦壓力最後導致身心疾病甚至是自殺死亡(Gallo, Borgart, Vranceanu, Matthews,2005) 。 青少年正是追求自我認同與增加內在心理資源之時期,可惜,目前的中學教 育還是以知識教育為主,情感性教育普遍缺乏,自我成長與探索的課程普遍缺 乏。正值自我探索的青少年,在求學階段過度重視學業而缺乏了探索的機會。 大學通識教育中的心理學課程正好是提供大學生一個了解自我心理狀態的 機會,透過心理學課程的學習,同學可以從不同的層面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