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生活现象 预期实验现象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结论: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成熟的植物细胞靠渗透作用吸水。 水分也是顺着相对含量梯度而进出植物细胞膜的。 本节小结 * * 1. 连续磕带盐的瓜子时,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 有什么感觉呢? 2. 包水饺把白菜做馅时,放一些盐,过一会儿发 现什么现象? 3. 农民施肥过多会发生烧苗现象? 干涩的感觉 有水分渗出 细胞失水 腌制的萝卜为什么形态上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新鲜萝卜条 腌制的萝卜 渗透作用装置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一: 1. 半透膜有何特点? 2. 漏斗管中的液面为什么上升了? 3.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发现什么规律? 1.假设中间的半透膜没有,或者换成纱布,会 出现什么现象? 2.如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一样,漏斗管内 的叶面还会上升吗? 思考二 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 透膜,从含量高向含量低扩散。 水分子多 浓度低 水分子少 浓度高 渗透作用 (顺相对含量梯度) 渗透作用必须具备的条件 具有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有浓度差 细胞为什么会发生吸水失水呢?仅仅是有浓度差吗? 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吸水膨胀 失水皱缩 吸水和失水动态平衡 由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的浓度 红细胞 由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的浓度 红细胞 由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的浓度 红细胞 低浓度溶液 高浓度溶液 人的红细胞 结论 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也遵循渗透作用的原理,水的进出细胞膜方向——顺浓度差(相对含量的梯度)进出红细胞的,其他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也与红细胞相同。 1 2 3 4 5 细胞液 液泡膜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壁 原生质层 清水 ? 类比学习 植物细胞吸水失水 科学探究步骤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表达与交流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质壁分离、复原:/programs/view/2jvxwiCuM64/ 变小 逐渐恢复原来大小 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 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 基本 不变 基本 不变 ??? 中央液 泡大小 原生质层 的位置 细胞 大小 蔗糖 溶液 清水 现象 试剂 预期结果 1.在高浓度溶液中植物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2.在清水中失水后的植物细胞会出现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预期 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正常的洋葱 表皮细胞 0.3g/mL的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的洋 葱表皮细胞 原生质层 1.如果没有细胞壁,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2.如果滴加的是50%的蔗糖溶液,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交流提高: 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只发生渗透作用的吸水或失水 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导致植物细胞严重失水而死亡,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如果滴加浓度稍高的硝酸钾,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呢 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1)活细胞 (2)具有细胞壁 (3)具有大液泡 (4)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5)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结论: 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20 —25倍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250mg/L 血液 I- 初始浓度 0 Mg2+ Ca2+ Si4+ 离子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水稻 番茄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Si4+离子较多,吸收Ca2+、Mg2+较少,结果导致水稻培养液里的Ca2+、Mg2+浓度增高。 2.在番茄的培养液中, Ca2+、Mg2+的浓度下降,而Si4+的浓度升高,证明番茄吸收的Ca2+、Mg2+比Si4+ 多。 3.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 根据资料分析 结论: 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出和输入有选择性。 28.16 48.55 米曲菌 38.66 51.00 酵母菌 2.41 4.93 圆褐固氮菌 12.95 33.99 大肠杆菌 K2O P2O5 微生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西灵山中学 李业冰.ppt
- 康复医学概论5-骨关节肌肉生物力学.pptx
- 序号4、YSD130矿用本安型声级计使用说明书V1.0.doc
- 康运一生A+华宝安行.pptx
- 建宁变电站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
- 建国初期政治制度FJQ10.ppt
- 建构筑初级(实操).docx
- 建筑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200.doc
-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ppt
-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介绍.ppt
- 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4电势能电势与电势差教案教科版选修3_1.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1_2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编语言文字运用教师备课专题二仿用变换句式微案二变换句式教学案.doc
- 强直性脊柱炎的评估Assessments-in-AS-(2014).ppt
- 血液分析仪校准要求-临床检验结果的可追溯性.ppt
- 血液透析相关基础知识系统性总汇.ppt
- 《远离手机主题班会》课件.ppt
- 儿科常见皮疹疾病.ppt
- 血液学分析流水线应用与体会.ppt
- 血脂管理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的作.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