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 李春青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pptxVIP

中国文学批评史 李春青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魏晋南北朝的时段划分 上起建安元年(196),下迄隋朝统一(589) 儒学不再独尊 玄学与佛学的介入和参与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与文化状况 政治上:混乱动荡 大一统——割据与南北分裂 文化上:自由繁荣 文化由一元走向多元 一、从一统到割据的政治格局 东汉的统一——三国割据 西晋的短暂统一——陈灭亡前的分裂 宗白华:最黑暗、最混乱、最富激情与最具创造力的时期 政权更迭: 三国鼎立——曹魏政权——西晋—— 北方:五胡十六国——北魏政权——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南方:东晋——南朝:宋齐梁陈 混乱动荡: 东汉末年两次党锢之祸 旷日持久的军阀混战 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 北方:五胡十六国混战 南方:政权不断更迭 二、从一元到多元的文化语境 汉代大一统:儒家思想独尊 汉末:儒家思想虽已退出主流地位,却仍然在人格操守和意识形态建构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之功。 建安时期:儒家与道家、法家并行 曹操、孔融、蔡文姬 曹植、曹丕 蔡文姬 魏晋之时,玄学兴起 玄学的主要特征 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主要思想资料 以注释经典为主要思想形式 以儒家的伦理等级(名教)与道家的无为(自然)相综合为主要思想成果 玄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夏侯玄、何晏、王弼为代表的“正始之音” “无中生有” 以无和有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与现象,从二者的关系与对比中说明无的重要性与根本性。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象” 出自《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言是语言,象是卦象(相当于文字),意是卦象所代表的意义(类似于思维)。 言和象是次要的、可遗忘的,意才是根本。 何晏、王弼玄学中包含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 居安思危,保护自己的个性不受伤害 以静制动,远离危害自己利益的事情 极端张扬个性,凸显个人本位利益 第二阶段:以阮籍与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 发对虚伪的名教,崇尚自然 阮籍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饱则安寝,饥则求食,怡然鼓腹,不知为至德之世” “崇简易之教,御无为之治,君静于上,臣顺于下” 第三阶段:以向秀、郭象为代表的中朝名士或元康名士。 向秀、郭象:《庄子注》 对《庄子》中排斥与贬抑儒家的言论皆加以注释,使儒道相通,从而使《庄子》与六经、道家与儒家合为一体 自生说 “无即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自生耳。” ——《齐物论注》 一切现象皆是没有因果联系的孤立存在,一切现象的变化转瞬即逝,变化莫测。世界就是忽然自生忽然自灭,不可也不能深究。 名教与自然的对立也不复存在 反对玄学的声音: 杨泉《物理论》 裴頠《崇有论》 欧阳建《言尽意论》 鲁褒《钱神论》 鲍敬言《无君论》 佛教 西汉末年经中亚传入中国,到南北朝进入第一个高潮 玄学与佛教合流的完成期,即佛玄期 三宗:本无、即色、心无 佛教的传入,对南朝的山水文学、诗歌声律、宫体文学和叙事文学起着催生或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概述 文学上的审美追求 建安文学:非功利、主缘情、重个性、求华美和慷慨悲凉 正始文学:哲理化、内敛化 西晋文学:结藻清英、流韵华美 东晋文学:玄理化、深情化 南朝文学;山水化、华丽化、声律化、娱乐化和轻艳化 北朝文学:重实用、尚真实、求质朴 文学批评的同步倾向 曹丕:重视文气和本同末异,强调创作主体的感情个性和文学的整体性 陆机:主张缘情而绮靡,重点在于形式的浮华与绮靡,重视真情却属于西晋文学的支流 南朝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重抒情与重技巧两大方面,总体倾向于重技巧,间有二者兼顾的 北朝文学批评:主要表现为复古化、传统化、质朴化与综合化 两大著作 《诗品》《文心雕龙》 一、魏晋文学与文学批评 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重抒情、轻功利 理想抱负与浓烈情思:《嵩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 情深意长:《军谯令》《与吴质书》 华美化、骈体化:《洛神赋》《神女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卷 正始之音 正始玄风:对功利文学的疏离与对审美文学的深入 对老庄人生境界的追求 将自然的态度与审美的深度相融合 诗的哲理化倾向 将思辨与直观、心悟与玄谈有机结合 西晋文学与文学评论 “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时代特色比个人特色鲜明 诗歌主题世俗化,在儿女之情中表现绮丽的情思。 傅玄的乐府诗、张华的《情诗》、潘岳的《悼亡诗》 挚虞《文章流别论》:论述了当时的各种文体,用儒家的文学观强调文体的道德价值,用纯功利的标准评价各体作者。 陆机《文赋》 创作构思论:物感说 物色的触动引起创作冲动,以虚静之心驰骋想象,激活灵感,在跨时空中驾驭情感,进行构思。 东晋文学与文学评论 偏安江左,追求宁静平和 东晋文学:节制典雅 东晋士人:丰厚的艺术修养,高雅脱俗 远离功名,痴迷闲逸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