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课外文言文阅读(二)课件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能力。①联系课内所学,“酣”曾出现在《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结合句意的理解,均可解释为“尽兴地喝酒”。②“释”可组词“爱不释手”,“释”可解释为“放”,“释之”即“放了他(师旷)”。 答案:①尽兴(畅快)地喝酒 ②放 (2)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文中“故撞之”有提示作用,易答“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师旷明明知道那句话是晋平公所言,而故意用“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引出晋平公的“寡人也”,以便指明那些话“非君人者之言也”,达到劝谏的目的。所以,相比较而言,“是非君人者之言也”作为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更恰当。 答案: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3)同为劝谏君王,师旷与邹忌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能力。《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由家事到国事,由己及人,委婉规劝,使齐威王愉快地纳谏,最终“战胜于朝廷”;本文中,师旷故意撞“小人”,引起晋平公注意,继而直接批评,直言纳谏,达到了劝谏目的。 答案:邹忌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自身为例,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师旷先借撞“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直言以出,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劝谏的目的。(意思对即可) 解析:“且”在文言文中有“尚且”“况且”“姑且”“将要、将近”等意,在这里是“将要”的意思。“敝”是使动用法,意为“使……劳苦(贫困)”。 答案:①将要 ②使……劳苦(贫困)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相舍”应解释为“互相放过(对方)”,“擒”应译为“捉住”。 答案: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为说服赵惠王中止出兵,苏代巧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寓言故事,说明“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的道理。事情简单,道理却很深刻,容易让惠王信服。而这个寓言故事被后人固定为成语使用,也可以简化成“鹬蚌相争”或“鹬蚌相持”。谈启示可从如何理智面对矛盾冲突,如何相互包容,避免两败俱伤方面来谈。 答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或:鹬蚌相争、鹬蚌相持) 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 (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辨析和理解能力。A项中“致”都是“得到”“获得”的意思,B项中“悉”都是“全”“都”的意思,D项中“据”都是“占有”的意思。C项中第一个“迹”是动词,“沿着痕迹”;第二个“迹”是名词,“痕迹”。 答案:C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电大《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doc
- 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doc
- 2016年第二学期高二理科期终考试数学试题(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集合与常用逻辑).doc
- 2016年第18届希望杯全国数学竞赛初一决赛试题与答案.doc
- 2016年高考理综物理安徽卷(重排版带详解)完全.doc
- 2016应用文写作(农业版)课件:经济合同.ppt
- 2016新编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的研究.doc
- 2016秋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题.doc
- 2016新编毕业论文气动机械手关节结构设计及运动学仿真分析.doc
- 2016新编旋转开合式桌子设计.doc
最近下载
- 2022年度公共营养师二级专业技能考试题库.doc
- 《初中女生的青春期教育》专题ppt课件.pptx VIP
- 2024时事政治考试题库(附答案).pdf VIP
- 亚磷酸三甲酯(三甲氧基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x VIP
-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采购、安装工程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组织方案可编辑.doc VIP
-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培训(共162张课件).pptx VIP
- 气道危重试题及答案.docx
- 大国兵器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docx
- 市场营销原理(亚洲版·第3版)全套PPT课件.pptx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