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青岛老城区的保护与发展
3浅析青岛老城区的保护与发展李少红(青岛农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9)摘要 :青岛是我国典型的近代殖民城市 ,滨海山色的城市整体风貌特色突出 ,目前这一特色在老城区得到了较大面积的保存 ,这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是难能可贵的 。以城市设计的角度从点 、线、面系统梳理老城区 保护与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 ,重点分析建筑与绿化 、建筑色彩与材质、街道空间 、建筑高度和尺度、建筑历史符号等 ,以求对城市风貌建设与老城区保护工作有所启示。关键词 :青岛 ;历史文化名城 ;老城区保护中图分类号 : TU287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167222698 (2009) 0320014204青岛是一座伴随着中国近代史而兴起的滨海城市 ,山和海是组成城市的重要景观元素 ,起伏的山丘 映着优美的轮廓线 ,蜿蜒的海岸线伴着迷人的沙滩 , 老城区的建筑大多顺应地势掩映在绿树丛中 ,使人感 受到一种对大自然的尊重与依附 。“目前 ,青岛老城 区整体风貌保留较完整的旧城区约为 28 k m2 ,其中完 整保留的历史街区有 12 处 ,用地约有 10 k m2 。整体 风貌保留范围之大与历史街区保留之完整在国家级 名城中也是较为少见与难能可贵的。”[ 1 ] 然而城市总 是在不断发展 ,老城区不但面临建筑文化遗产与历史 环境的保护问题 ,还要面临协调新建筑与历史建筑及 空间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关系 ,同时还要保持城市文脉 的延续与未来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 。如何协调历史 建筑与新建筑的关系 ,重视表达城市的文脉性与地域 性、时代性与整体性 ,是我们在不断探索但却棘手的 一个难题 。本文以青岛老城区的保护与发展为例 ,提 出几点个人看法。一 、青岛老城区风貌“面”的保护与发展(一) 建筑与绿化的图底关系20 世纪初 ,欧洲兴起的花园城市理论 ,是为了改 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改变机器工业大生产 城市那种拥挤不堪、废气弥漫的城市环境 ,这一切建 立在建筑的低密度、有充足的绿化和广场 ; 每幢住宅 都有自己独立的庭院 、后花园和出入口 ; 建筑的高度 大多为二至三层、结构舒展 、环境优良等 ;从青岛德占 时期的住宅设计上可以看出这一点。“但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活动对旧城风貌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而且随着东部新城区的建成 ,旧城又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空间衰退 、经济衰落、社会结构 解体 、文脉丧失等问题”,[ 2 ] 造成老城高层建筑的泛 滥 ,让本来疏朗的老城区风貌变得紧凑起来 ,人口密 度和建筑密度大大增加 。像中山路插建的高层商业 办公建筑百盛商厦和发达大厦 、山东国际贸易大厦 、 青岛国风大酒店等 ,体型单一、体量较大 ,不但使其周 围的近代建筑变成了“鸽子笼”,也使周围的山体自愧 莫如 。老城区沿海高楼的出现 ,不但遮挡了视线 ,对 海湾景观的引入也极为不利 ,破坏了山丘那种“人工 自然”的优美比例和山体轮廓线的连续性。房地产商 为了追求利润 ,一味强调高容积率 ,而绿地和公共活 动的场地却很少 。这种无视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的做 法 ,颠倒了建筑与绿化的图底关系 ,使“绿丛掩映在建 筑中”,深刻剖析这些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有助于老城 区保护工作的正确开展。青岛老城区风貌“面”的保护与发展 ,首先要读懂 青岛老城区中建筑与自然的图底关系 。在老城区中 建造房屋不仅仅是简单提炼几种建筑符号运用在新 建筑中 ,也不是一味提高容积率见缝插针地建造住 宅 ,造成城市文脉的断裂和加剧老城区建筑文化遗产 的流失。这些都与早期的花园城市规划思想相违背 。 德国人建造的花园住宅 , 是为了人们更容易接近自 然 ,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 ; 亲近建筑与 绿化的图底关系 ,使“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青岛有 山有海 ,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 ,建筑在这里不应该成3收稿日期 :2009204228作者简介 :李少红 (19732) ,女 ,山东蓬莱人 ,讲师 ,硕士 。14学报2009 年第 3 期为环境的主宰 ,而应成为自然环境的一个补充成分 ,达到建筑与环境彼此和谐统一 ,这也是花园城市和田 园式理论所遵循的规则。(二) 建筑色彩与材质的关联 建筑材料往往是形成一个城市建筑的基本物质基础 ,通过建筑材料的质感、色彩的处理也是使城市 风貌获得“面”上和谐统一效果的重要手段 。康有为先生用“红瓦绿树 、碧海蓝天”[ 3 ] 生动地概括出青岛城市建筑的主色调 ,青岛老城区的建筑墙面以明快的黄 色调为主 ,达到了与自然土褐色的大地相和谐统一 ; 建筑的坡屋顶以红色为主 ,兼有绿色、蓝色的塔楼相 互穿插 ;而成片的绿树、一望无际的碧海、蓝天成为城 市的背景色。春夏 ,浓郁的树丛中点缀着斑斑点点的 红屋顶、高耸的尖顶与山势相辉映、片片红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