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德说的生态意蕴
莩东‘拜寅2012年第9期比德说的生态意蕴陈涵平『摘要1比德说的基本内涵是借助自然万物来比附和凸显人的品德。这一形象化的思维过程,既是道德 品性的张扬,也是审美意象的塑造。更是生态意识的显现。山水风月花草鱼鸟物物有德,体现着万物有灵的生态意识;借物之德比人之德物我不隔,展现着亲和自然的生态情感;物性人品异质同构两相融和,表现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从生态哲学的角度重新考察比德说.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关键词1比德说生态意蕴万物有灵亲和自然天人合一[中图分类号]B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9—0151-06“比德”是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文化现象.其基本特点“就是将自然物象的某些特征与人的道德 观念、精神品格相比附,使自然物象的自然属性人格化、道德化,成为人的精神拟态,成为人的道德观念的形象图解和物化准则。”【1】比德说产生的源头最早可追溯至《管子.小问》。文中记载桓公君臣的一段对话:“桓公日:‘何物可比于君子之德乎?’隰朋对曰:‘夫粟.内甲以处,中有卷城,外有兵刃。未敢自恃,自命日粟。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乎?’管仲日:‘苗。始其少也,晌晌乎何其孺子也!至其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至其成也,由由乎兹免,何其君子也!天下得之则安,不得则危,故命之日禾。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矣。’桓公日:‘善。”’这里,管仲用禾的重要性来比喻君子对国家的重要性.用禾的成长过程来比喻君子人格从不完善到完善以致充实的过程.可以说是明确地以禾来类比君子之特征。但这 一说法对后世影响不大,真正影响深远的是孔子的比德观。他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 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之说,直接开启了后世用自然事物特性来象征主体品质和人格的比德思维。自此以后,比德就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代代承传并不断发扬光大的审美现象。大到宇宙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海,小到青竹翠柳、蓼虫鸣蝉、良禽飞鸟,无不被审美主体人纳入比德范围。自然事物只要能与人的伦理情操和精神品格存在可比关系的。都会进入比德审美的视野。由此,比德观念逐渐积淀为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并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审美心理图式。针对比德这一文化现象,历来有众多研究者分别从哲学、美学、文学、伦理学、历史学、认知心理 学等角度对其进行过分析探讨.其所包含的诸多意蕴、思维特点以及表现手法已逐渐为人所认知。尽管如此,从生态学角度对比德说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章迄今却并不多见。在我们看来,比德说作为一种人与自然直接关联的认知方式.不可能不包含人对自然的特定情感态度以及对生态世晃的观照方式。这其 中就应该包含中国先人源于自身文化积淀的生态理念以及奠基于独特生命世界的生态意识。因此,挖掘作者简介陈涵平,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广东广州,510310)。一151—万方数据比德说所蕴藏的生态意义.不仅有助于把握其丰富内涵.也有利于实现生态比德的有效传承。 一、物物有德——万物有灵的生态意识中国古代的比德说和原始宗教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产生以古代社会的神话为基础,而神话则是原始人在对自然幽暗不清的认识状态下将自然神化的思维结果.其中全面渗透着“万物有灵”的 生命理念。【2】在这种理念影响下,“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31受这种人格化的视域影响,原始人往往把自己意识到的各种属性转嫁到认知世界中的对象上去.认为自然界一切存在的事物都与他们自己一样充满灵性和生命力,一切自然界的对象都有思想、有灵魂、有语言、有行为,从而产生了“物我同一”、“物皆有德”的意识.甚至认为人与宇宙是同源同构的,彼此之间具有天生相通性和同一性。这种自觉地将天地万物看作类人的存在的现象,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曾作过详细描述:“我们看来没有生命的物象蒙昧人却认为是活生生的有理智的生物,他们跟它们谈话,崇拜它们.甚至由于它们所作的恶而惩罚它们”,【4]这种将一切事物生命化的万物有灵观,是原始人类最主要的认知方式,是原始人感知万物、认识世界的主要窗口。中华民族的祖先自然也不例外。在我们的先民看来,宇宙万物皆是生机流动的生命体,它们共同处 于一个生生不息、相生相续的生命系统中。《易·系辞上》说:“生生之谓易。”《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日生。”孔子则对宇宙生命大加赞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苟子继承发 展孔子的思想.同样把“天”看成是充满生机的动态系统:“天地以台。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 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由此观之,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天”是一个有灵性有理智有情感的统一体.“天”的自然内涵与道德内涵总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天地人伦化、情感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梅山习俗与梅山相衣剪纸.docx
- 梅花中心小学学生放学归程队管理方案.doc
- 梅州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docx
- 梧州酒店文件.doc
- 梦想,现实.pptx
- 梅西英文.ppt
- 梯形多室箱梁横向内力计算方法研究.docx
- 梵蒂冈--纯英语制作.ppt
- 检察工作简报写作.doc
- 检测实验室通过LIMS实施项目管理.docx
- 云南省盈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理试题含解析.doc
- 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文理)英语试题含解析.doc
- 漳州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年级十三校第二次联考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二中2025年下学期高三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5年第二学期5月质检考试高三英语试题含解析.doc
-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一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一中2025年高三下学期线上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四调考试语文试题理试题含解析.doc
- 云南腾冲市第八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初态测试英语试题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37、 4-6岁 《忙碌的立交桥》.pptx
- 2024年医师定考业务水平口腔类别题库及答案 .pdf VIP
- 荀子劝学课件1.ppt VIP
- 4.1 水循环 教案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docx VIP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练习题.pdf VIP
- 储能电站能源管理合同范本.pdf VIP
-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pptx
- 【产品手册】路博润Lubrizol_公司宣传册Brochure_Corporate_Overview2.docx
- 19028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工程施工项目) (1).docx VIP
- 第十七章 学校组织管理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