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抢救68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体会.docVIP

急诊抢救68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体会.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诊抢救68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急诊抢救68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体会 西安航天总医院急诊科 陕西西安 710100 【关键词】急诊抢救;呼吸骤停 心跳呼吸骤停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心肺复苏(CPR)是急诊科现场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常用救治手段。尽管近年来CPR的讨论和实践都有了许多发展,但抢救成功率仍很低。本文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急诊科抢救的68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急诊科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684例,男382例,女302例,年龄14-86岁,平均56岁。心跳呼吸骤停发生的地点:院内(抢救室内)92例,院前567例,120转送途中25例。心跳呼吸骤停的病因分类:心脑血管疾病274例,创伤163例,肿瘤晚期95例,溺水8例,不明原因及其他144例。 1.2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标准:①患者意识丧失。②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或股动脉)③胸廓无呼吸动作,听诊无呼吸音及心音。④血压lt;12.0/8.0kpa。 1.3抢救措施:参照《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诊断成立,立即启动CPR程序,CPR次序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呼吸。心脏按压频率:100次/分,采用多功能心肺复苏机(MSCPR---1A型)进行胸外心脏连续按压,按压通气比为30:2。所有患者,第一时间使用简易呼吸气囊面罩给氧,继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如果插管不成功,立即启动呼吸机的无创通气模式,使用面罩加压给养。发现室颤,立即采用双相波200J电击除颤,一次不成功,间隔2分钟再次除颤。同时建立静脉通路,配合使用抢救药品,并治疗其原发疾病。 1.4复苏成功的标准[1]:心跳呼吸停止者,经过CPR抢救出现心跳及心律,包括窦性心律、结性心律。出现正常血压及恢复自主呼吸。或者在机械通气下心跳恢复者。 2 结果 68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71例在一定时间内(8分钟到80分钟,平均25分钟)恢复了心跳,成功率10.3%。均收住重病监护病房进一步治疗。其中院前11例,成功率1.9%,院内56例,成功率60.8%,途中4例,成功率16%。 有155例患者出现了室颤,院内发生61例,占66.3%,院前发生82例,占14.5%,途中发生12例,占4.8%,来院后均给与了除颤(一次或多次),室颤发生率以院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者为最高。8例溺水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经CPR抢救,有6例恢复了心跳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3分钟到80分钟不等,复苏成功率达75%。收住院治疗的71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表现,最终有42例复苏成功的患者,其家属放弃了治疗;还有95例肿瘤晚期患者中,92例患者家属放弃了抢救,拒绝CPR等治疗;最终有134例放弃了抢救,放弃率为19.5%。在所有放弃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发生了医疗投诉,后经沟通及赔偿达成了谅解。 3 讨论 CPR的黄金时间以发生心跳呼吸骤停5分钟内最佳,复苏开始越晚,成功率越低,超过8分钟的复苏多无希望。这就是院内CPR成功率明显高于院前的原因。加强院前急救,提高院前CPR成功率,才能使更多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获救。院前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在当时的条件下,很多室颤不能被及时发现,就不能及时除颤,导致本组病例中院内组室颤发生率明显高于院前组这一假象,白白错过了除颤的最佳时间,这也是院内组CPR成功率高的重要原因。本组病例中8例溺水致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中有6例获得了CPR成功,占溺水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人数的75%,虽为个例,但成功率仍很高。分析其机制,系“潜水”反射起着重要的作用,溺水使患者心律减慢,周围小动脉收缩,使血液从肠道和四肢流向心脏和脑,因此有保护机制【3】。故对循环停止的溺水患者,施行CPR均比有器质性疾病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要有效的多。当心跳呼吸骤停后,如果不能在数分钟内开始复苏,各重要脏器将因失去氧供而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尤其是脑,因此,复苏过程应用冰袋、冰帽,可有效降低脑组织的代谢,降低脑组织的氧消耗量。亚低温能使再灌注后的脑皮质梗死灶面积明显缩小,减小神经细胞的损害,有利于意识的恢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心跳呼吸骤停是危急重症,在短时间内患者的逝去让家属情绪崩溃。医务人员工作量大而紧张,精力和体力都在经受考验,但还必须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保证CPR等抢救措施及时有效的进行。另外,万一出现抢救无效,以保证医务人员自身的安全,避免纠纷及投诉,如果家属拒绝抢救及CPR,应清楚其后果,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定要让其家属签字确认,避免事后反悔和抵赖,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