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医案(嗽喘).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钱乙医案(嗽喘)

钱乙医案(嗽喘) 钱乙医案(嗽喘); 王泰林医案(久泻); 张从正医案(大便燥结); 罗天益医案(孕妇胃痛); 盛寅医案(经闭) 1、钱乙医案(嗽喘) 肺热 东都张氏孙九岁,病肺热,他医以犀、珠、龙、麝、生牛黄治之,一月不愈。其症嗽喘闷乱,饮水不止,全不能食。钱氏用使君子、益黄散。张曰:本以热,何以又用温药?他医用凉药攻之,一月尚无效。钱曰:凉药久则寒不能食,小儿虚,不能食,当补脾,候饮食如故,即泻肺经,病必愈矣。服补脾药二日,其子欲饮食,钱以泻白散泻其肺,遂愈。张曰:何以不虚?钱曰:先实其脾,然后泻肺,故不虚也(《小儿药证直诀》案七)。 病因病机分析:此案本属肺中有热,因误用辛香走窜之药,不仅药不中病,肺气更加上逆,且波及于脾,脾失健运,形成肺实脾虚之证。 辩证分析:本肺热而用辛香之药,肺气更逆而见嗽喘闷乱,热蕴于里,肺阴受伤,故见饮水不止,引邪深入,伤及于脾,则全不能食。 论治分析:本案治之棘手。若补脾之虚,易致肺气更加壅郁,单泻肺之实,又恐重虚脾阳。钱氏善于掌握肺脾关系,采用先实脾后泻肺之法,先以使君子丸、益黄散以健运脾气,不仅益脾,而方中实有助肺驱邪之品,但以益脾为主,候其脾气来复,饮食既见,再以泻白散泻其肺中郁热,因而竟获全愈。本案先益脾,后泻肺,这是培土生金在临床上的变法,并说明正确解决五脏间的虚实补泻,对提高疗效、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龙、麝等香窜药物既易耗散阳气,亦能损伤阴液,用之不当,不仅不能去病,而且易引病邪深入,应引以为戒。 杏林后学按:平素多见咳嗽一证,对咳嗽的认识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的阶段。起初,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感,觉得咳嗽一证不值一提,似乎但凡咳嗽到我手里,都会信手拈来。临证虽不多,但治咳之艰辛,已逐渐颇多体悟。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从中医学之渊薮——黄帝内经的咳论篇所引申,我们对咳的认识就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治咳理应宣肺,但如何来宣肺,如何抓病之本,需要我们做更多的思索。也就是要考虑肺与其他各脏腑的关系该如何把握。如何审时度势的处理好当前的病机。 “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指出了咳嗽逐渐深入的一般性病理总结。本案为小儿咳月余,伤及于脾。从整个病程来看,当健脾以泻肺,为培土生金的临床运用,本案正确处理了疾病的邪正关系,值得我们学习。但临床的具体把握,仍须详审。故本案虽先益脾,亦不缺乏宣肺之品。 对于久咳的治疗,临床棘手。自己曾有这样的经历,干咳无痰,气短懒言,咳嗽声低,夜间甚。在此之前,曾感冒便秘,服辛凉之剂内涵生地黄20克,一剂而泻,感冒愈而咳嗽生,迁延两周,后服人参败毒散三剂而愈。今日思来,当为寒凉之剂败脾所至,感冒本已伤肺,脾伤则不生金,故以咳门第一神方,健脾以培土。因辛凉已驱邪外出,故培土生金,以补其受戕伐之虚。 久咳尚有肾不纳气之说,临床亦颇多见闻。 2、王泰林医案(久泻) 脉右关滑动,舌苔黄白而腻,是痰积在中焦也。左关弦搏,肝木气旺,故左肋斜至脐下有梗一条,按之觉硬,乃肝气入络所致。尺寸脉俱微缓,泄痢一载,气血两亏,补之无益,攻之不可,而病根终莫能拔。病根者何?痰积湿热肝气也。夫湿热痰积,须借元气以运之外出,洁古所谓养正积自除,脾胃健,则湿热自化,原指久病而言。此病不为不久,攻消克伐,何敢妄施。兹择性味不猛,而能通能化者用之。人参,茯苓,于术,青陈皮,炙草,泽泻,枳壳,神曲,茅术,当归,白芍,黄芪,防风根。(《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中卷) 病因病机分析:泄经年不已,其人中气必虚,则脾气不运而痰湿积于中,脾虚则肝木自旺,肝旺则其气自郁于经。证虽属肝脾同病,然关键在于脾虚,此肝气横逆,来自脾虚不运。 辨证分析:湿热积于中,故脉右关滑动,舌苔黄白而腻。肝木气旺,故左关弦搏有力。肝气入络,故左肋斜至脐下有梗一条,按之觉硬,泄痢一载,气血两亏,故尺寸脉俱微弱。 论治分析:证虽属肝脾同病,然关键在于脾虚,脾气健运则湿热痰积自化,所谓养正积自除。故王氏处方亦重在培土而不重泄木。 杏林后学按:舌脉历来被杏林所重,于无声处听惊雷。尤其是久病,往往舌脉合参,便得其病之根本。从现代临床所见,多为虚实错杂,寒热纵横之实例。从本案观之,说明自古以来,人们所患疾病,就是发生在自身的矛盾。而把握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舌脉,在于岐黄之术的精湛。 本案亦重在扶正,王旭高乃治肝大家,认为本病虽为肝脾同病,但当须厚土。脾虚可致痰稽留中焦,湿热痰积,会导致脾气越来越虚。不停的泻痢以去中焦之痰湿,反而徒伤正气,故应当补正以去积;并且与厚土敛火之理相通。 但凡大病、重病、久病多责之脾胃,盖中焦之土为后天之本故也。“保胃气,存津液,阴阳和则愈”,历代著名医家,无不时刻固护胃气。本案其主症为久泻,多为脾胃所司,即使是其他久病,亦应多考虑脾胃。 3、张从正医案(大便燥结)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