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北京青年报:蒋高明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docVIP

转北京青年报:蒋高明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北京青年报:蒋高明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

转北京青年报:蒋高明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 转北京青年报:蒋高明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 冯永锋 本文载2009年4月7日《北京青年报》C4版 蒋高明,1964年出生,山东平邑县人,198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3年获该所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大概是我所认识的科学家中,对自然界最为信任的人。当他发现自然界的神奇之后,凭着对自然界的高度信任,设计了诸多科研思路,写了大量“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的文章。    他的一个同行问:“如果自然界那么有力量,那还要我们这些科学家做什么?”蒋高明的回答很简单:“如果这么多科学家做的研究都没什么用甚至适得其反,那还真不如不要科学家。” 其实蒋高明很清楚,科学家是重要的,尤其是科学家能够起到决策纠偏作用的时候。无论是为了人还是为了科学,都得“做自然人,行生态事”。    无为而治的观点提出后,先是被嗤之以鼻,然后是不屑一顾,最后竟是刮目相看    2009年3月19日,中国最大的民间环保奖项“第三届SEE·TNC生态奖”评审结果初步揭晓,这一届增加了环境报道奖,准备给20名写出优秀环保作品的记者及“公民环境记者”们,每人颁发10000元的奖金。    “蒋高明的博客”也是候选者之一,但最终没有入选。大概是在环境危急时代,报道环保事件、揭露生态伤害真相的报道,比较容易打动人,而蒋高明的“建设性报道”就得让让道。但评委们也给了蒋高明高度评价,认为他作为一个科学家,能够长期在自己的博客上一篇一篇地写通俗易懂、激发公众理解科学的文章,确实难能可贵。    蒋高明的作品,几乎都与生态保护有关。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这句话也是他2008年出版的一本书的书名。蒋高明这样的生态学家们,喜欢用一个词,叫“自然阈值”,就是自然基因还有可能复壮的底线值。    蒋高明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就是“无为而治,恢复草原”。他们认为,其实许多地方,并没有退化,种子还在,基因还在,只要来场雨水,只要你不再剥它的皮抽它的筋,它有能力复壮自己。因此,说一些地方沙化、退化,其实是一个误会。    蒋高明说:“在正蓝旗巴音呼舒嘎查长达8年的生态恢复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长期被人忽视的问题,这就是自然力。人们过分自信其拥有的技术,并乐此不疲,花费大量的资金,在屡次失败后依然我行我素,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利用自然力恢复自然,无为而治’这个观点最初提出的时候,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首先是‘嗤之以鼻’,然后是‘不屑一顾’,最后竟是‘刮目相看’了。    “要说服不同观点的人,包括政府官员、普通公众、大中学生、甚至科学家本身都是相当漫长的过程。无为而治,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做,实际上比什么都做还要艰难得多。解放自然力,就必须跟人打交道,这就跳出了恢复生态学或者自然科学的范畴了,而要和那些有着不同利益关系的部门或者个人打交道,难度就更大了。    “我们2000年开展试验,2001年提出‘以地养地’和‘自然力恢复’,2006年提出‘畜南下、禽北上’恢复草原等观点,我几乎用了全部的业余时间报告我们的发现。有时仅从理论出发说服力差,还要亲自带人下去参观和展示。仅2003年,我就17次带领不同身份的人进入浑善达克沙地,介绍我们的试验。最终,功夫不负苦心人,我们的理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面对沙化的土地,一开始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而基层领导说:“封起来就长草了”    2000年,为了遏制沙化趋势,国家紧急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国科学院西部办公室在新疆、内蒙古、西藏、陕西、四川启动了五个生态恢复试验区示范项目,其中在内蒙古启动了“浑善达克和京北农牧交错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试验示范研究”重大课题。蒋高明成为浑善达克腹地正蓝旗试验区的负责人。 一开始,蒋高明也不知道怎么做,也是设计防风带,也是种树,最多想到的是“科学治沙”,种一种当地树种。可是三年之后,种的十万株树全部死掉(原文理解有误:应为花十万元种的树木全部死亡,本博注)。 好在他有两个导师。一是他在英国利物浦大学进修时的导师布莱德什教授、世界公认的恢复生态学权威,他说:“有时生态恢复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实现。”但是这样的区域不能越过自然修复的阈值。另一个导师是当地群众和基层领导。面对沙化的土地,基层领导告诉他:“封起来就长草了。”    问题在于:如果都封起来,牲口吃什么?    他们从中科院遗传所找到一种生长期只有3个月的英红玉米,这种玉米不需要它结棒子,只需要生产玉米秸就行。于是,就有了“以地养地”。以一小块地,养退化的土地,让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在这样的思路下,巴音胡舒嘎查围封了4万亩土地,是这个嘎查土地的三分之一左右。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