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6-山西省五家庄频繁发生雷害初探
56-山西省五家庄频繁发生雷害初探
山西省五家庄频繁发生雷害初探
郝孝智 姚宏红 王晋萍 付亚平 牛永波
(山西省防雷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2)
引言
位于山西省西北部静乐县的五家庄村每年遭受雷击侵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量电器产品进入农家,雷击损坏电器的事件更生频繁发生。近20年之间已有10余人死于雷害,村民谈雷色变,而于之相邻的村寨则很少有雷电光顾。雷电已成为五家庄村居民生活的一大困惑,迫切希望早日解决雷电危害。本文将从雷击事故的分析引至对五家庄雷击环境的分析。
一、 五家庄所处地理环境
该村位于汾河河谷的东侧,海拨1272米,河谷西边各山丘海拨均在1200-1300米之间,东边各山丘海拨均在1300-1400米之间,在该村东侧有一海拨1340米的山峰,陡度较大。
河谷呈西低东高,相对平坦,从海拨1259米缓慢爬升至1272米,沿河土壤以胶泥,沙地为主。如图1、图2
北
图1
北
图2
一、 五家庄当地气候特点
当地属北温带大陆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常期多刮偏北风。每年7-8月份为雷击多发期,气流一般从西北入境,云层灰低。据当地居民反映,降水雨点较大。
三、五家庄雷灾事故调查
该村每年都有雷害发生,造成人员、牲畜伤亡、电器损坏,最多一次击死3人,击伤3人,从80年代开始频繁发生雷击事件,典型事例有:
1、 1970年8月中旬, 一46岁李姓村民在山上放牧,被雷击致死;
2、 1984年8月初,一17岁村民同样是在山上放牧,被雷击死亡;
3、 1988年7月上旬,该村村民13人在砖窑避雨时,被雷击,造成3死,3伤的残剧,现场情况如图3
北
a b
A B
门
C
c
图3
死者A、B、C 伤者:a、b、c
这次雷击原因是砖窑顶部支撑帐篷的铁管接闪,从而铁管对避雨人员造成反击。
死伤者,有的背部有放射状图案;有的臀部击穿1厘米大小的洞;有的腿部产生米粒大小的斑点。雷击后大部分人的鞋子掉了。
4、 2002年7月23日中午有十几户村民的家电被雷击坏;
5、 2003年农历七月初八,上午11时20分左右,一姓刘学生,在接到大学入学通知书,回老家报喜时,在其家中被雷击,踏上不归路。现场情况如图4
北
3m
6m
雷击者
这次事故是雷击中院中一高13米直径45厘米的杨树(树的主干上部被撕裂下长约2米,宽30厘米,厚3厘米的一块,其东侧两株同高树木也被击断主枝),该杨树有一晾晒衣服的铁丝线和东面房相连,此时死者正在晾晒衣服,因此造成了雷击,被击后身上发青,特别是背部较重。下身未见异常。
四、造成五家庄雷击多发的原因简析
该村位于汾河岸边,处于山地和平地的交界处(不同电阻率土壤的交界地段);同时也属于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这些因素都有明显的雷击选择性,但这些因素,其它相邻村镇也同样具备,可为什么该村雷击概率很大,这肯定有其它特定因素所致。
通过走访当地气象部门和查阅有关该村周围地形资料,我们发现夏季西北入境的气流在经宁武山,官岑山后,在汾河以西形成下沉气流后到达汾河河谷,又从海拨1259米的河谷缓慢爬升至海拔1272米的五家庄,气流受到村东山脉的阻挡形成上升气流,我们从地形资料中可以看到五家庄海拨1340米的山脉徒度明显比附近山体大,造成气流急剧上升,产生小区域性的较强对流天气,从而造成该地域雷击的概率大大增加。
五、五家庄雷害防护意见
1、 对村民进行防雷知识教育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村民对防雷知识知之甚微。应对村民进行防雷科普教育,包括雷电常识、室外防雷、室内在雷雨时的用电安全等。
2、 改变容易造成雷击的生活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