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情况汇报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情况汇报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情况汇报
2011年03月03日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情况汇报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尊敬的处长,调研组各位专家一行,欢迎各位来到美丽的西部油城克拉玛依。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实施人才强国、扩大就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人力资源市场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基础。因此,着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是进一步健全我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落实的一项重要举措。
下面,我就克拉玛依市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情况向调研组各位同志做个简要的汇报:
一、 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基本情况
2002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扩大和促进就业作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抓,着力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了对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初步构建起了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并逐步向街道(乡)、社区延伸。
(一) 市、区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情况
市本级人力资源市场(市人才劳动力交流中心)于1996年11月成立,是原新疆石油管理局机关的直属单位,实行市、局合属办公,2004年3月移交市政府管理。2008年8月,统一纳入市政府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市政府直属的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业务上接受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统筹协调中央驻市石油企业的本地、外部职工子女的就业服务,主要开展大专以上学历失业人员的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岗位信息发布、市、区人力资源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的统筹、就业指导、就业前指导培训、为地方企业和社会从业人员提供社会化的人事档案保管、相关人事关系的办理和管理,以及承担各类注释企业和机关单位的“双选”招聘、紧缺人才引进、相关少数民族比例落实等工作,是政府主导的市场化配置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现有的人力资源服务大厅是市政府与原新疆石油管理局共同出资建设,办公区域面积约800平米,使用的两座办公楼仍为油田资产。
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隶属于两个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的副科级事业单位,主要开展辖区大专以下学历失业人员的求职登记、岗位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等业务,目前无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大厅,仅依靠现有办公场所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乌尔禾区目前仍未成立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和专业人力资源市场,主要依托区劳动保障局职业介绍所开展相关就业服务工作。以上三个区还承担指导辖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开展就业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失业人员摸底等业务工作。独山子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属于独山子区政府直属管理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受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业务指导,主要负责辖区所有失业人员的求职登记(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岗位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就业培训、日常“双选”推荐等工作,同时区还承担着独山子区劳动监察大队的职责。
(二) 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情况
全市所辖街道(乡)和社区居委会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已面完成,12各街道(乡)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近30人;84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建立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配备兼职劳动保障人员84人,街道(乡)、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并已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各街道、社区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的六个到位和“机构名称、人员编制、经费渠道、办公场地、工作职责”的五个统一。目前,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主要承担着开展求职登记和用工登记,收集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开展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援助、失业人员摸底调查、小额担保贷款资格初审等多项业务工作,同时,还协助区及劳动监察部门,调查了解辖区用工单位贯彻执行劳动保障各项法律法规情况,以及居民医疗保险缴费等工作。
(三) 人力资源市场运行和开展工作基本情况
随着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各项功能的逐渐完善,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功能日益显现,2007年至今,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累计发布就业岗位信息近2万条,组织各类大型双选招聘近30次,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达到80%以上,每年实现就业4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今年,打破以往按照学历进行失业登记的模式,将以往有是人才劳动力交流中心负责登记的大专以上失业人员由划归各区进行失业登记和就业推荐,增强了就业服务的针对性,进一步缓解了就业压力,分散就业矛盾。
为落实自治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座谈会精神,加快各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切实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能,更好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