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1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 ——湘潭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全校公选课 南山三阶梯教室 2010年上学期3-13周32课时 课件下载地址 邮箱:xdzy2010@126.com 密码《周易》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学术名著,不是因为它的占卜性,而是因为它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原典意义。我们讲读《周易》,也不是把它当做卜筮之书来用,而是为了帮助大家初步了解《周易》的思想体系和原典意义,把它当作弥足珍贵的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历史社会史料,从中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和历史基因。 推荐几本参考书目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上海书店1991年版 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98年版 金景芳和吕绍刚: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昆仑出版社2005和2009年版 易学基础教程,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 李一忻:周易入门,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张善文:周易入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课程具体安排 一、《周易》智慧与历史文化 二、《周易》释名与体例 三、《周易》占筮规则和原理 四、《周易》选读及史上有名占筮选解 五、《周易》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易》之为书,广大悉备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以为物,游魂以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关于文化与文明 文化: 1.教养或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2.考古学用语,同一个历史时期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3.人的人格及其生存的状况反映。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以人化为核心,心灵化及其落实。文化层次结构:器物-制度-观念。 ○ 泰勒关于文化的定义: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明: 1.文治教化,文治昌明; 2.城市化,有人居住,有一定经济文化; 3.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与野蛮相对; 4.一个地区或社会所具有的精神、艺术、道德和物质生活的总称; 5.人类所创造财富的总称尤其特质精神财富。 6.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原始、文明与《周易》 原始而文明 原始人与文明人的差异: 1.自然宗教与伦理宗教; 2.前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 3.融于自然,天人混一与将自然对象化,主客分离; 4.尚力不尚德,不知德为何物与崇拜力量,却以德至上; 5.单纯同自然打交道,主要思考人与自然问题与同时与三个问题 纠葛,即人与自然、人与人、灵与肉; 6.简单语言、思想、生活、社会结构,通灵剔透与复杂化一切; 7.感性化与理性至上。 《周易》:从原始到文明的发展。 《周易》是中国人有意识地对事物对宇宙起源和它的本质的探索的集大成者。 关于原始思维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1871年 万物有灵论。原始人通过对梦境、幻觉、睡眠、疾病、影子、映象、回声、呼吸等现象的认识而产生了非物质性独立灵魂的观念,觉得灵魂在物体中的去留决定着这些物体生命的有无。泰勒因而采用拉丁文anima(意即灵魂、生命或气息)来为之命名,认为原始人相信anima可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故称万物有灵。其理论以宗教进化论为基础,即断定宗教经历了灵魂观、鬼神观和上帝观的进化发展。此后英国学者马莱特对之提出修改,认为原始人在形成万物有灵观念之前已经有了相信整个物质世界都具有生命的观念,其理论又名物活论。 【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1890年 巫术思维 交感巫术:顺势巫术与接触巫术 积极巫术与消极巫术(禁忌tabu)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1930年 原逻辑思维。原始人的思维是以受互渗律支配的集体表象为基础的神秘的原逻辑思维。具体的思维,不知道因而也不应用抽象概念的思维。完全不关心矛盾,讲究表象关联,不受逻辑思维任何规律支配,靠存在物与客体之间的神秘的渗透来彼此关联。人类不存在为铜墙铁壁所隔开的两种思维形式,同一社会中常常在同一意识中存在着不同的思维结构。集体表象-社会集体全部成员共有特征-世代相传-成员烙印-引起对有关客体产生特定的感情 【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宏观经济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Macroeconomics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五下 第五课 活动A、我当小法官—走进法庭教案.doc
- 8.1 认识生命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上册 ).pptx VIP
- 化工制图教学设计(全套).docx VIP
- 2024-2030年中国氦(液氦和气态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 AP宏观经济学(2013年真题)全套含选择题.pdf VIP
- 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pdf
- 建积分之术筑工程之技:定积分及其应用教学实施报告.pdf
- AP宏观经济学(2015年真题)全套含选择题.pdf VIP
- 英语--倒装句讲解..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