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6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第六节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一、食源性疾病 二、食物中毒 1、定义、特征、分类* 2、常见的食物中毒* 一、食源性疾病 WHO 定义: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食源性疾病三个基本要素: 1 食物---- 传播疾病的媒介 2 食物中的病原体----- 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 3 临床特征----- 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范 围 食物中毒 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食物中某些污染物引起的慢性中毒 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慢性退行性疾病 二、食物中毒 定义:摄入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属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的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及其毒素食品中毒 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定义:是指因摄入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 流行特征: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季节性明显,多发生夏秋季;动物性食品是主要中毒食品。 中毒发生的原因(三个环节) : 1 食品被致病菌污染 2 食品中污染的致病菌有繁殖的机会 3 食用前未加热或未彻底加热 案例:某市,“有毒”蛋糕导致100多人先后病倒 原因:工人在破壳打蛋过程中没有将鸡蛋外壳清洗消毒,致使沙拉酱被沙门氏菌污染,被污染后的沙拉酱存放又超过10小时,导致沙门氏菌大量繁殖。 葡萄球菌污染,贵州“毒奶粉”毒倒孩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治 诊断依据:流行病学特征(发病季节、中毒食物)、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验和毒素检验) 处理原则:1)迅速排出毒物:催吐,洗胃; 2)对症治疗:治疗腹痛腹泻,纠正电解质平衡,抢救循环衰竭呼吸衰竭; 3)特殊治疗:抗生素、多价肉毒抗毒素血清等。 (二)有毒动植物中毒 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类型:①外形上与可食的食品相似,但含有天然毒素。如河豚鱼、毒蕈等。 ②加工处理不当,没有去除或破坏有毒的成分如四季豆、黄花菜、未煮熟的豆浆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③保存不当产生毒素。如发芽土豆的龙葵素引起的食物中毒。 毒蕈毒素类型及中毒特点 胃肠类型:潜伏期10分钟~6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 神经精神型: 潜伏期6~12小时。除胃肠炎表现外,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重者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精神抑制 。 溶血型:潜伏期6~12h,先表现胃肠症状,3~4天后出现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重者可死亡 。 肝肾损害型: 临床经过可分为六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 。 毒蕈中毒防治 急救与治疗: 1)加快毒物排出:催吐、洗胃、导泻。洗胃后成人口服活性炭50~100克,用水调服。并予硫酸镁导泻。 2)对症与支持治疗: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对有肝损害者应给予保肝支持治疗。对有精神症状应予镇静。 3)特殊治疗:阿托品,肾上腺皮质激素,巯基解毒药 预防措施:加强宣传、避免误食 (三)化学性食物中毒 定义: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用被其污染而引起的中毒。 流行特征:潜伏期短,发病的季节性、地区性不明显,但发病率高和病死率均较高。 亚硝酸盐中毒 1. 中毒原因:误食;食品中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食品加工中加入过多硝酸盐,亚硝酸盐;“苦井水”。 2. 中毒机制:将血红蛋白Fe+2氧化为Fe+3中二价铁为三价铁,从而失去携带氧能力,造成机体组织缺氧。 中枢神经受累,大脑皮层抑制 亚硝酸盐中毒 3.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口唇、指甲、全身皮肤紫绀,头晕、头痛、心律加快、烦躁不安等。 4. 急救:尽快催吐、洗胃、导泻; 应用特效解毒剂1%美蓝(小剂量缓慢静脉注射)。 同时给予VC对消除高铁血红蛋白有辅助疗效。 (四) 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2.食物中毒的调查 (1) 一般调查:了解中毒发生的时间及经过情况,中毒人数及严重程度,初步确定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 (2) 救治病人: 查明患者的发病时间及主要临床表现,积极抢救、治疗病人,促使毒物尽快排出,并采取对症处理和特效治疗。 (3)采样检查:采样时被检样品的重量固体为100~150g,液体为100 ~200 ml。 3. 食物中毒的处理 (1)控制措施 (2)追回、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