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梗塞性痴呆的精神症状及治疗.docVIP

多发性梗塞性痴呆的精神症状及治疗.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发性梗塞性痴呆的精神症状及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多发性梗塞性痴呆的精神症状及治疗 景燕玲 杨 敏(乐山市博爱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086-01【摘要】通过对2012年住本院老年病科86例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回顾观察,除均有智能低下外,其中5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29例无精神症状。   本文将其进行对照比较,在神经系统症状,躯体合并症,头颅CT检查结果,两组无明显差异。经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测查显示:精神症状大多发生在痴呆的边缘和可疑阶段。因此如能根据症状和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作出早期的诊断,合理的药物治疗,改善精神症状,对防止痴呆恶化和促进康复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多发性梗塞痴呆(MID)精神症状精神药物  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是由于脑动脉硬化影响大脑血液供应,特别是反复发作的脑血管意外所致的痴呆综合征,脑外部动脉(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硬化癍的微栓子或缺血引起大脑白质中心散在性多数小栓塞灶所致。本病多在中老年起病。男性多于女性,呈阶梯式发展,可伴有精神症状和局部性神经系统体征[1]。为研究MID精神症状与痴呆的关系,我们收集了2012年住我院老年病科86例确诊MID患者,将伴兴奋躁动易激惹谵妄幻觉妄想抑郁强制性哭笑等精神病症状的57例归入MID伴精神症状组,无精神症状的29患者归入MID无精神症状组。两组对照比较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86例MID患者均为我院老年病科2012年住院病人。符合MID诊断标准,观察治疗半年。其中57例MID伴精神症状组中男41人,女16人,年龄在64至87岁之间,平均年龄73.25plusmn;7.75岁,病程:3.58plusmn;2.86年。29例MID无精神症状组中男20人,女9人。年龄在63至86岁之间,平均年龄73.38plusmn;5.92岁,病程3.93plusmn;3.14年。两组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1.2方法:对住院期间每一例患者做全面病史搜集,查体,神经系统及精神检查,头颅CT检查。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测试:满分32.5分。标准:痴呆le;10.5分,可疑痴呆:11至21.5分,边缘痴呆22至30.5分,正常ge;31.0分。   结果:MID伴精神症状组HDS平均分le;19分,MID无精神症状组HDS平均分le;10.8分。头颅CT检查结果:“有单个或多个梗塞灶,有或无脑萎缩。”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痴呆。1.3诊断标准:以《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III为依据,并参照ICD-10,均符合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的诊断标准。2结果2.1对MID伴精神症状组出现精神症状的频数统计,被害妄想,抑郁状态,强制性哭笑,兴奋躁动等症状比较多见。精神症状与痴呆的程度伴有一定关系,即精神症状多见于边缘痴呆和可疑痴呆。且部分为首发症状。其分布情况见附表一:         经上述治疗,作为痴呆伴发的精神症状,治疗2-4周后,MID伴精神症状组兴奋躁动,幻觉妄想,情绪障碍等精神症状好转48例(84%),无变化5例(9%),病情加重,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者4例(7%)。精神症状好转患者,痴呆程度仍在原有状态,相对稳定。3讨论任何形式的脑血管疾病都可以引起疾病都可以引起痴呆,本文86例MID患者伴精神症状组与无精神症状组对照比较,精神症状大多伴发在MID的边缘和可疑痴呆阶段。长谷川痴呆量表等级评分显示:MID精神症状组51例(89%)处于边缘和可疑痴呆,HDS平均分le;19分,MID无精神症状组19例(65.5%)处于痴呆状态,HDS平均分le;10.8分。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此时需要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控制患者精神症状。时间,剂量因人而异,大部分精神症状可改善,MID精神症状组精神症状好转48例(68%)。精神症状缓解后,智能仍保持原有水平,相对稳定,这时是开展增加智能治疗,日常生活能力康复训练的良好时机。   总之,本文提示:MID伴发精神症状大多数病例恰在可疑和边缘痴呆状态,如果早期诊断,及时使用脑血管扩张剂,促脑代谢药物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得当,可改善精神症状,对防止痴呆恶化,促进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考文献[1]张梅、于同乐,无症状脑梗塞,124例分析,蚌卜医学院学报1997,22(5): 324、323[2]吴瑞枝,李海林,多发性梗塞痴呆31例临床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93,1(5):312-313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