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状病毒--一种新的哺乳类细胞传递基因载体.pdf

杆状病毒--一种新的哺乳类细胞传递基因载体.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杆状病毒--一种新的哺乳类细胞传递基因载体

290 蚕 业 科 学 ; () CANYE KEXUE 2004 30 3 杆状病毒———一种新的哺乳类细胞传递基因载体 贡成良 薛仁宇 曹广力 (苏州大学农业科学与技术学院,苏州 215006 ) 摘 要 在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的控制之下,利用杆状病毒已有许多种重组蛋白在昆虫细胞中被表达。许多常 用细胞系以及原代培养细胞能被杆状病毒有效转染,但几乎观察不到细胞毒性。在哺乳细胞中,用带有哺乳类细 胞活性启动子元件的重组杆状病毒载体已成功地实现基因的瞬时和稳定传递,杆状病毒作为基因治疗外载体,能 将目的基因传递给哺乳细胞,并直接对传递基因的表达产物产生专一性免疫反应;补体成份对杆状病毒向哺乳类 细胞传递基因的效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假型杆状病毒对补体表现出抗性。杆状病毒介导基因传递可评价启动子 在不同细胞中的强度。含有异源病毒基因组的杂交杆状病毒能发动病毒感染,并成功用于检验抗病毒药物的效 果。杆状病毒作为安全有效的专一性基因传递载体,有望在将来发展成更有效的新一代基因治疗载体。 关键词 杆状病毒 基因传递 载体 哺乳类细胞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S881.2 S852 .65 9 . 1 A 0257 - 4799 2004 03 - 0290 - 06 向哺乳类细胞传递基因在基因治疗等方面具有 研究的最多且最为清楚的是苜蓿银纹夜蛾核型角体 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多种向哺乳类细胞传递目的基 ( Autographa calif ornica muitipie nuOiear poiyhedroSiS [] 因的方法,包括化学法、电穿孔法、基因枪法和哺乳 6 , ),该病毒的全基因序列也已清楚 。 viruS AOMNPV 类动物病毒(逆转录病毒、腺病毒、腺伴随病毒等)载 杆状病毒天然的靶细胞为昆虫细胞。在AOMNPV 研 体法。在应用过程中,这些方法在外源基因的大小、 究中,最为普遍应用的昆虫细胞是来源于 Spodop tera 传递有效性、细胞专一性、细胞毒性、安全性以及代 蛹卵巢组织的 和 细胞系以及起源 f rugiperda Sf9 Sf21 价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非病毒的基因 于 Trichop lusia ni 卵细胞匀浆的BTI-Tn-5B1-4 细胞 传递方法往往表达水平相对较低,在不同程度上对 系。为了安全应用杆状病毒,许多学者研究了杆状 细胞表现出毒性,要求DNA 的量较大。而基于病毒 病毒与非靶细胞之间的关系,业已明确杆状病毒进 载体进行基因传递的主要缺点是:逆转录病毒的随 入哺乳类细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检测不到 [] 机整合、基因组的重新排列、免疫应答、出现复制型 7 生产性病毒复制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