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小麦区域布局与展望
小麦区域布局与展望 报告内容 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性 小麦 —— 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常年收获面积2.15亿公顷 水稻1.55亿公顷 玉米1.40亿公顷 2005年主要小麦生产国数据 报告内容 中国小麦种植区划 我国小麦分区形势 2005年欧洲主要产麦国数据 2006年小麦主产省的播种面积 报告内容 推广品种多、杂、乱 各麦区现有品种产量水平 我国春小麦高原338的纪录是1013公斤/亩 我国冬小麦莱州137为773公斤/亩 豫麦18、温麦6号万亩平均亩产超600公斤 2006年区试参试品种平均亩产: 黄淮北片水地组:507公斤 黄淮南片冬水组:539公斤 春水组:522公斤 我国小麦最终用途 我国优质麦代表性品种 2005年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 条锈病——约1亿亩 白粉病——约1亿亩 赤霉病——约2500万亩 穗蚜虫——近2亿亩 吸浆虫——3000万亩 中国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国家之一。目前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只有2300 m3,仅为世界平均的1/4,列世界第121位。如果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1.1万亿m3,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900 m3。 除了水资源匮乏,洪涝灾害、水污染、水土流失、水生态破坏、水浪费,也是中国水资源缺乏加剧的重要原因。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m3,但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 m3。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我国每年农业用水4000亿m3,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73.4%。黄淮海冬小麦主产区农业用水量中约70%用于小麦生产,目前该地区年总需水1483~1633亿m3,可供1352~1453亿m3,缺水131~178亿m3,其中城市缺水53亿m3,是我国需水量缺口最大的地区之一。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化加快,预计需水量还会增加,而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十分有限。因此小麦节水高产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我国单位面积施肥量已达到世界平均量的1.6倍,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其中,氮素化肥的损失高达45%,相当于每年损失200多亿元。据统计,我国130多个大中型湖泊已有60多个遭遇富营养化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过量氮、磷的迁移,其中来自农田的氮、磷占据了相当比例。例如在河北、山东农村水源污染中,城市污水和农业污染约各占50%,其中农业废弃物污染占35%~40%,化肥污染占10%~15%;京津唐地区69个乡镇的地下水和饮用水半数以上硝酸盐含量超标。 报告内容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近期发展小麦生产的技术方案 2007年全国小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近期发展小麦生产的技术方案 近期发展小麦生产的技术方案 近期发展小麦生产的技术方案 3、中国小麦生产发展趋势 1、世界小麦生产与主产区 2、中国小麦区域布局 3、中国小麦生产发展趋势 4、分区发展的技术需求 4、分区发展的技术需求 (1)生产水平不均衡 2006年山东5031万亩小麦单产378公斤、湖北1180万亩仅203公斤,相差40%以上。同时,随着自然灾害频繁、农资价格上涨、小麦生产成本提高,农民实际收益减少。2006年河北每亩小麦产值546元,但每亩小麦现金成本上升12%,平均收益为238元,比上年减少56元。? 4、分区发展的技术需求 (2)技术推广不到位 黄淮冬麦区小麦新品种产量潜力为500公斤以上,而同期实际平均产量为380公斤上下,相差120公斤以上。根据测土配方施肥、节水高产栽培、精量播种、氮肥后移等技术成果鉴定报告,这些技术都可以比对照增产10%以上,但在大面积生产上很难看到其在技术示范区所表现出的理想效果。说明技术推广工作不深入、不到位,没有让生产者合理应用这些技术。 4、分区发展的技术需求 (3)产业链条不连贯 由于科研和推广项目多是分别执行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脱节,各行其道,只片面强调某些科研成果的优势,不愿正视其缺点给生产、生活、生态带来的不利后果。例如增产不增收、小麦品质结构性过剩和短缺、过多施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小麦生产与工业和人民生活争水等等,都与我国还未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紧密配合的现代小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悉尼大学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课件Lecture4.ppt
- 恩格斯《反杜林论》.ppt
- 恒隆中心整体营销策划方案正式提案版proposal.ppt
- 悉尼大学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课件Lecture2.ppt
- 悉尼大学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课件Lecture3.ppt
- 悉尼大学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课件Lecture7.ppt
- 悉尼大学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课件Lecture6.ppt
- 悉尼大学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课件Lecture9.ppt
- 悉尼大学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课件Lecture8.ppt
- 您的时尚顾问--皮鞋.ppt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1.《大自然的声音》课件(共45张PPT).pptx
-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九校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 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素养测试(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重庆八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pdf
-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北片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pdf
- 贵州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