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苗族绝技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苗族绝技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论苗族绝技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以黔东北苗族“上刀山,下火海”为例 滕 继 承 一、与文本有关的词语注释 1、绝技:指经过去长期刻苦训练,一般人不易学会的技艺。 2、文化(赫斯科维茨的定义):是指人类环境的人造部分,它包括显露在外的,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所谓“显在文化”和不表现在外的由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隐在文化”。 3、资源:指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本文资源系指生产性资产。 4、文化资源:指凝结了人类无差别劳动成果的精华和丰富思维活动的物质、精神的产品或者活动。它分为可度量性文化资源(如历史文物、工艺品、建筑等)和不可度量文化资源(如民俗、技艺、戏曲等)。 5、文化产业: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 二、关于苗族绝技文化的生境 黔东北是一块苗族绝技文化资源富饶的土地,其蕴藏之丰富,队伍之多,完全可以称得上“绝技绝活文化艺术之乡”。这些绝技包括:①履刀即“上刀山”(上刀梯)及其同类绝技踩刀尖、过刀桥、刀尖推磨、斜走大刀等;②蹈火即“下火海”(踩铧口)及其同类绝技嘴咬铧口、舌舐红铁、烈火烧身、吃火、吞火等;③捞油锅(包括脚搅油锅);④口吞竹块(包括口吞铁钉);⑤针穿喉咙(或穿乳房)吊重物旋转;⑥其他从传统巫技剥离出来的绝技绝活,如仙人合竹、称杆提米、牛角巴壁等等。笔者为了撰写《刀刃上的舞蹈──黔东北苗族履刀绝技的人类学调查》一书,从2003年5月起到今年的10月止。用半结构访谈,跟踪参与绝技艺术团演出等方法。对这块地区的苗族绝技文化资源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对黔东北苗族绝技文化资源有了全貌的了解,掌握了第一手可靠的信息资料。 笔者在调查中得知:黔东北苗族的绝技文化,与苗族传统的巫仪巫技是紧密关联的,苗族“上刀山,下火海”等绝技只不过是苗族传统巫技的艺术再现。众所周知,苗族自古“信鬼好祀”,史书对苗人尚巫信鬼的记载不胜枚举。苗族bax deix(音:巴狄,即巫觋)在巫事活动中有三栋仪式要展现njout ndut ndend(上刀梯)和ob soud ob lix(捧烧铧口)的巫技。一栋是巴狄“牵街”;二栋是隔鬼禳解;三栋是撵凶神恶煞。此外其他一些大型巫祭,如ranx nongx(音:然绒,挽留龙神),nongx ngiex(音:农聂、椎牛)等也有表演上刀梯、踩铧口的。“牵街”上刀梯,相当于新坛弟子的“演习”。展示这些高超巫技,说明习巫弟子已掌握上乘本领,可以独立行巫。隔鬼禳解上刀梯,多为治病与小孩脱关煞,即把病人的衣服或小孩象征性背过刀梯,病魔即除,小孩则可脱关煞,易养成人。撵凶神恶煞,巫觋多用手捧烧红铧口逐间房屋驱赶凶神厉鬼。凡当事人家中有凶死者,均请巫觋作此法,把其阴魂赶至荒郊野岭,不要惊闹主家。调查中,绝技大师和资深觋师都一致声称:“上刀山、下火海原来都是巴狄的法术,现在社会发展,人家才拿去讨吃的。” 那么,这种巫技后来又是怎样嬗变成“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呢?这种裂变源于十年“文革”对苗族巫鬼文化政治封杀的结果。在“文革”期间,凡搞巫事巫祭活动,包括为死人超度、逢年过节烧香焚纸等,都视为搞“封建迷信”,进行“残酷的斗争”。把巫师及当事者进行批判和揪斗,进“管训班”学习或游街示众。苗族社区的“巴狄”纷纷封“坛”,偃旗息鼓。当时部分有识之士,看到苗族这些巫技里蕴藏的艺术价值,暗地里拜师承袭。他们摒弃了巫事巫仪中繁琐的仪式,专门承袭“巴狄”中的巫技才艺。为不授人以柄,他们把巫技搭附武术研习,使得苗族这些绝技文化从巫技剥离出来后,变成了巫技与武术的杂糅体。在巫技的基础上融进了不少的武术动作,变得更具有观赏性。下面就苗族传统巫技与苗族履刀绝技作以下比较: (插图:略) 由此可见,苗族绝技只是在苗族传统巫技基础上的改进和提升,两者是一脉相承的。苗族绝技文化是特殊历史时期苗族巫鬼文化痛苦裂变的产儿,它源于巴狄巫技,又高于巴狄巫技。它保持了巫技传袭和仪式的神秘,又增加了武术一类的动作,同时配上音乐的伴奏。其功能由娱神禳解祛病转变为纯粹的“娱人”演出,体现出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三、苗族绝技文化资源现状 在黔东北能表演“上刀山、下火海”绝技的有160余人,当中还不包括遍布民间各村寨的“巴狄”。因为这些“巴狄”身怀绝技,不显不露,无法调查统计。以绝技表演为职业,即以演绎绝技文化为生活来源仅是他们中的少数。从1980年正月初六,绝技大师田如平在松桃世昌乡偏岩村搞的第一场“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开始,二十四年间,绝技表演已发展到14支常年绝技演出队伍。这些艺术团包括:湘黔武术气功队、田如珍绝技表演队、吉靖羽大刀艺术团、龙宗树的松桃民间绝技艺术团、龙云江的中国苗族民间艺术团、田如忠的松桃民间艺术团、龙云辉的松桃梵净山民族民间艺术团、松桃苗族绝技龙虎艺术团、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龙标艺术团、石帮武的民间艺术团、石伟的民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