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教育之本——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doc

仁爱:教育之本——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仁爱:教育之本——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仁爱:教育之本——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教有艺木 仁爱:教育之本 —— 读《于丹lt;论语gt;心得》有感 张麒麟 新乡卫生学校453000 摘要:《论语》一直在教学生一种朴素的简约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可谓是第二生活,第二精神,让这种生活与精 神尽早构建一个仁爱和谐的世界. 关键词:教育;仁爱;孔子;论语 关于教育的论述,古往今来,数不胜数.但是,对教育之根本 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生活在两千五百年以前的中国大思想家,大 教育家孑L子早就已经道出了其中的玄机:”仁爱”.从教育的角度 出发,把”仁爱”之说应用到教育教学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 受,那么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当下,就让”爱”诠释今天的教 育吧! 教育的真谛是爱,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人们心灵 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 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其实,这也是《论语》的 真谛.宋代开国前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 下,而于丹却以半部《论语》教育人.于丹在《论语》心得里讲述 了”七道”,可谓是条条大道通罗马,字字句句在人心,因为它传 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教书育人是什 么,就是一种生活,只是有别于柴,米,油,盐,醋的第二生活而 已. 无论是哪一种生活,爱心一小步,道德成长一大步. 一 ,”仁爱”的含义 奴隶社会,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其基本含义是要求统治 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 矛盾.当今社会,由政治层面延伸到教育界讲的无非就是做教师的 能够照顾大局,爱惜学生,不要过渡劳累学生,因材施教,创造和 谐师生以达到教育目的.这那当然是儒家理论最核心和最精髓的东 西,更是孔子的中心思想. 关于”仁”这一点在《论语》中记载的两则故事表达的最清 楚.一则:孔子告诉曾子”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解释得十分准 确:”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就是”仁”.忠,就是中 心,把心放在当中,”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就是 “仁”;恕,就是如心,将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就是”恕”.忠是从正面讲的,恕是从反面讲的.”忠恕之道” 则是为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孔子的 教育思想中居于重要位置,它强调了仁爱之心;另一则,孔子的学 生樊迟曾经毕恭毕敬的去问老师什么叫”仁”?老师只告诉他两个 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 这就是孔子智慧.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尚且懂得”关爱人”.作为今天的教师 也是学生的化身,更加懂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所以 教师在个人的教育理念中应多加一个”仁”字.学生不喜欢做的事 情没有必要强求之,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客观事物融会贯通,循序 渐进,选之精华弃之糟粕而教之. 二,”仁爱”教育思想的实施 (一)师言.很多时候都能听到教师严厉批评学生的声音,看 到教师唾液横飞,而学生低头不语,默默承受的情景.事后思来想 去,教师们也是恨铁不成钢,可是这种恶语相向的教育方式只能使 学生产生厌学,抵触情绪,适得其反.说到底,这种伤人的教育方 式,反映了一中极不合谐的师生关系.一般地讲,世界的一切,就 是”关系”就是”处理关系”.”关系”和谐,方能存在与发展, “关系”不和谐,必导致灾害,甚至必遭到毁灭.所以这种不合谐 的师生关系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他们上进的自信心,这 与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也没有体现出教育之根本——仁爱, llp~g子的中心思想.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的,为人师者,切忌以自己的好恶任意 批评学生,特别是在自己动怒之时,一定要三缄其口,切忌随口而 出,张口就来.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讲述的好,真正的圣贤不会 端起架子,板着面孑L说话.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 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 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二)师行.”三思而后行”.在”言”与”行”之间,孔 子更看重”行”.于是,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 是说,自己在什么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过自己 职位去做不该做的事.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在其位,要 谋其政”,先把自己的岗位做好,不要操心别人的事情.这是当代 社会特别应该提倡的一种职业化的工作态度.事实证明,态度影响 行动,作为太阳下最神圣的人——教师,是播洒爱的种子的人,所 以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要求必须热爱教育事业,不能把教书育人作 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要用爱心去浇筑学生,传道授业.把有限的情 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其次,无论是从做事的原则,还是从做事的方式上来看,孔子 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的 人的过失.教师的教育行为最多的是发生在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