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王宁 教学课件 3音韵(朱小健).pptVIP

古代汉语 王宁 教学课件 3音韵(朱小健).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韵 音韵(声韵)——声、韵、调 音韵学(声韵学)——辨析汉语的声、韵、调,并研究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合异同,即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沿革。 音韵 第一节 学习音韵的作用 第二节 如何学习音韵 第三节 基本术语概念 第四节 中古音 第五节 上古音 第六节 如何判定古音相同相近 第一节 学习音韵的作用 一、辨明声律——赏析文辞 二、解释语义——因声求义 三、整理正音——规范语言 一、辨明声律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 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   君欣欣兮乐康! 一、辨明声律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辐  侧  直  亿  特  食  帮  庄  定  影  定  船  职  职  职  职  职  职  一、辨明声律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疑  尤  殆  悔  矣 疑  匣  定  晓  匣  之  之  之  之  之 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一、辨明声律 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  | | — — | — — | | —   野 径 云 俱 黑,江 船 火 独 明。 | | — — | — — | | —   二、解释语义—因声求义 凡行奠水,磐折以参伍。(《周礼·匠人》) 郑司农:奠,读为停。谓行停水,沟形当如磐,直行三,折行五,以引水者疾焉。 奠 定纽 真部 耕部 停 定纽 耕部  定 定纽 耕部  正 章纽 耕部   二、解释语义—因声求义 背 负  帮 並 职 之   月 外 日 内  疑 疑 日 泥  月 月 质 物   二、解释语义—因声求义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 赐  心 心  锡 锡   二、解释语义—因声求义 奸 古寒切 奸犯 姦 古颜切 奸邪 易 以豉切 难易  易 羊益切 变易   三、整理正音—规范语言 波 博禾切 帮 连 力延切 来   第二节 如何学习音韵 要明难易所在 要用现代方法 尽量借助方言 掌握基本术语 记住常用字音 第三节 基本术语概念 声母——声、声纽、纽、字母、声类、五音、七音、清浊      韵母——韵、韵部、韵类、韵目、韵摄、阴声、阳声、入声 声调——调、四声 注音——譬况、直音、读若、反切 声母 声 声纽 纽 字母 声类 五音 七音 清浊 韵母 韵 韵部 韵类 韵目 韵摄 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曾流深咸 韵头——开 合  韵腹——等 韵尾——阴声 阳声 入声 声调 调 四声 注音 譬况 读若 读如 直音 反切 现代学者对汉语语音演变历史的分期 1、上古期(周、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2、中古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公元4世纪至公元12世纪; 3、近代(元、明、清),公元13世纪至19世纪; 4、现代(“五四”运动以后),公元20世纪到目前。 第四节 中古音 一、中古音的研究方法 二、中古音的研究结论 一、中古音的研究方法  1、利用韵书反切  2、归纳诗文韵字  3、译音对勘 中古音的代表著作——《广韵》 中古音以隋陆法言《切韵》(601年)为主要研究材料。《切韵》虽已不存,但其声韵调系统保存在宋陈彭年等编撰的《广韵》(1008年)中。清人研究中古音,用的是《广韵》。 《广韵》是一种按韵编排的韵书,当时主要是为了科举作文用韵规范。 《切韵》及《切韵》以前的韵书,最初目的应是为了辨音。 辨音与作文用韵规范是《广韵》的两大功用。 《广韵》编排体例 第一,先分平、上、去、入四声五卷(平声字多,故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两卷)。 第二,每个声调下(即每一卷下)再分韵。同韵的字,韵腹(即主要元音)和韵尾(有的没有韵尾)相同;不论韵头(介音)是否相同。 第三,每一韵中以声纽的不同再分若干小韵。 1、利用韵书反切 系联法  陈澧《切韵考》 审音法 统计法 二、中古音的研究结论 韵 声 调 第五节 上古音 一、上古音的研究方法 二、上古音的研究结论 (一)上古音的研究方法(声) 1、形声字谐声偏旁 2、通假异字 3、古人的读音(读若、读如、读为、读曰) 4、声训 5、反切 6、连字 7、对字 (二)上古音的研究结论(声) 1、古无轻唇 2、古无舌上 3、娘日归泥 4、照二归精、照三归知 5、喻三归匣、喻四归定 (三)上古音的研究方法(韵) 1、归纳《诗经》韵部 2、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